追尋夢想 造福社會:從中信廣場到「華冠山莊」

備受Cupertino市民關注的Vallco商城改建專案正在熱議中。早有耳聞這個專案的開發商是一位傑出的華人,他開發的項目都是動輒上千萬、上億美金的巨大投資。

現今正在規劃中的Vallco中文為 “華冠山莊” 融合了零售、餐飲、娛樂、休閒、住宅、公共設施及開放空間於一體,包括面積30英畝的全新生態公園,如此30億元美金的投資,推動這項雄偉計畫的開發商是谁?為什麼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和膽魄去選擇如此大型的開發專案呢?他的理想和信念又是什麼呢?他又是如何面對和應付現在及未來的各項挑戰呢?帶著這些好奇和疑問,我有幸採訪了這位華裔開發商鮑選耀先生。

peter-1

早有耳聞,鮑先生有著許多非凡的個人經歷,他靠白手起家,在這三十年來為灣區17個城市開發了各種規模的地產專案,雖然他現已成為灣區數一數二的地產開發商,但是他個人卻非常謙遜、低調。“他呀,儘管庫布蒂諾的居民每天都在享用他的開發成果,走在這裡的大街上幾乎沒有多少人認識他,”——前庫布蒂諾市長、現任聖塔克拉拉縣教育委員張錫宏這樣描述他。

peter-2

當我如期到了採訪地點,見到鮑選耀先生及其夫人,“Hi!你好,我是Peter。” 一身簡樸的鮑先生帶著親切的笑容與我打招呼,並向我介紹身邊的太太Susanna,鮑太太短髮素顏,端莊嫺靜,给人感覺和善而謙遜。我不由得想到:潛藏在這對夫妻平和恬淡的外表下,是什麼力量讓他們擁有那些超乎常人的能量及魄力呢?!

訪談過程中的鮑先生,自如地運用國語、粵語及英語與我隨意交流。他告訴我,他8歲的時候就隨家人由上海搬遷到了香港,18歲時又獨自一人來美國求學。 “初到美國,我語言不通、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感到非常的孤獨,因為覺得自己英文不好,所以很害羞與人交流,但是真的很感謝神,不到一年,我很奇妙的就認識了一個女孩子,就是我現在的妻子Susanna,我們當時都在柏克萊加大念書,後來我去史坦福大學進修建築管理學碩士,讀完書後,我留在了美國。

peter-3

“畢業後躊躇滿志的我很快在南加州新港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時我和Susanna訂婚了。工作才三個月,老闆就對我說:‘ 我有個很好的項目在愛達荷州的Boise市,希望你去那邊發展。’ 其實我真的不想去那個地方:好遠 、又冷,還沒有中國人……。我想著回家要跟妻子商量,沒想到一向不喜歡生活變遷的她竟然說:‘只要有助你事業發展的我們就去!’就是她這句話的支持與鼓勵,讓我作出了影響我一生的決定。”

年輕的鮑選耀在愛達荷創業,26歲的他事業發展得很成功,不單擁有了一套高爾夫球場旁的公寓,開著賓士跑車,Susanna也開始投入做地產,可謂是家庭事業雙豐收;可是好景不長,八十年代初美國經濟碰上了利率暴漲,金融市場不景氣,他的生意停滯,所以他們決定回到加州重新開始。他看到當時矽谷華人雖多,做發展商的卻更少,那些知名的、大的發展商都是美國人,要和他們競爭非常艱難。他給自己定下一個信念,不但他要做一個出色的華人開發商,而且要比別人大公司做得更好。

peter-4

1987年,鮑先生在灣區開始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他租了一間小房,找了一位投資者,買了一塊地,重新開始了開發商的生涯。當時公司就三個人,他既是老闆又是員工,他們三人包攬了公司所有的事情:從開發專案、辦理申請到經營管理,什麼他都自己親力親為,不分晝夜、不分貴賤的幹活,或許是當時還年輕,對事業有著執著追求,他們終究挺了過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當時怎麼會有那麼多使不完的勁一直堅持下來,說到這時,鮑先生談到了妻子,感激她在艱難的創業過程中給予他的許多鼓勵和支持。

1994年,鮑先生購得了他在庫市首個地產進行開發,如今成為家喻戶曉的Cupertino Village 中信廣場 。99大華超市的創始人想做一家中國人的商場,認為這個想法很新穎而且可行,可是當時的Cupertino市政府有顧慮,擔心建設中國商場會令人難以接受。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排除萬難“中信廣場”成功建成了,還成為這個地區最受華人歡迎的消費廣場,如今這裡也是華人餐飲、購物的首選之地,鮑太太當時還經營管理廣場裡有口皆碑的中餐館“醉香居”,這是許多食客喝茶吃飯的首選餐館,名聲遠揚,而且還是年底給員工分紅的第一家中國餐館。鮑先生坦言,他對這個廣場特別有感情,由於中信廣場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如今也成為了華人的一個地標。一旁的鮑太太笑著回憶起起當時起名“中信”的一段有趣故事,那時他們一時想不出用什麼 名字來命名廣場,鮑太太有天例常打開報紙,看到一個叫中信的公司,就說用“中信”這個名字吧,因為我們是來自中國的基督信徒。

peter-5

2000年科技泡沫危機,鮑先生的公司經營也受到很大的影響,鋪面的租金從每平方尺8元暴跌到2元。在08年經濟危機時很多開發商也繼相破產。鮑先生笑言,做生意這麼多年,總有起起落落,他從小在香港長大,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努力做事,出人頭地,不能靠別人,所以,年輕的時候覺得靠自己成功了就很得意自滿,失敗的時候就責怪自己,失去信心,當我信靠了上帝以後就懂得要聽從祂的帶領。”

閒談之中,鮑先生感慨的表示,庫市就像他自己第二個家,多年來,他在庫布蒂諾開發了近十個項目,其中包括:中信廣場、希爾頓酒店、Whole Foods超市、Main Street等等多個成功項目。現在的Vallco“華冠山莊”項目的誕生,是因為看到這些年來Vallco生意慘澹,而我深信以我們三十年來的經驗和業內良好的聲譽 ,我有足夠的信心和實力去為城市打造一個全新的Vallco市中心,Vallco的提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提供給公眾回饋意見,今年11月,庫布蒂諾市民將投票結果將決定Vallco購物中心的未來:重建新的市鎮中心或持續空置。

peter-6

鮑先生解釋:“很多人以為開發商只需錢就能購得地產,但其實購買Vallco這四部分產權的過程相當困難,此次整體改建的機會實在是來之不易。”這之中,要使三個超級大型企業Macy’s、JC Penney和Sears達成多方共識的工作極其繁瑣、困難重重,耗時多年的談判幾經周折才最終成功買下了總面積50英畝的Vallco所有四份產權,這也是Vallco問世四十年以來,首次得以由一個獨立的業主持有產權去統一規劃的罕有機會。鮑先生希望與多方合作共同規劃建成一個具有地標性的新市中心—華冠山莊(The Hill at Vallco),打造一個活力、環保和適宜步行的多功能社區,包括面積30英畝的全新生態公園,這不僅將是庫布蒂諾市內最大的社區公園,也是世界最大的屋頂綠化生態園區。

peter-7

聽到這裡,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偉大的項目,不單造福庫市,還能讓庫市揚名千里。我問鮑先生,當面臨如此艱難、又備受爭議的發展過程,你的目的是什麼呢? 鮑先生回答,做人要有使命感,要有慷慨大度的心,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要去幫助人,華冠山莊的規劃旨在造福大眾,其中包括了支援教育、文化事業,我們經過聽取意見和學區溝通後達成兩個協定:一是建一座新的小學;二是在Vallco裡為市內高中生新建一個科技中心。僅這兩項就為庫市教育貢獻達四千萬元,另外還有捐出十萬尺的面積給非盈利機構, 其中包括一個亞裔文化中心。不少人會疑慮,哪裡會有這麼好的開發商不計算利益,一定另有目的……, 我的回答是: 對,我的目的就是用商業造福社會,別的慈善家也一樣會這麼做,但有的人有錢沒有能力去做,有的人有能力沒有錢去做,而我們有實力,有能力,也有信心,只要給我們一個機會,我們就會證明給社會看,我們不但能做到,還能做的比別人更好,原因是我們的初衷是好的,聖經裡有一句格言教導我:施比受更有福。

peter-8

當我問他:這一生影響你最大的是什麼?鮑先生回答他從初中入讀教會學校,最後成為基督徒至今,信仰的神每時每刻都與他和他的家人同在,幫助他渡過難關,指引道路,點燃希望,給他力量去抵擋誘惑、接受挑戰,他和太太的生命就是要活出基督的樣式…… 他們的信念就是經營好神賜予的產業,以便更好的成就神的大業。衷心希望他們保持他們的信念,堅定的走下去。

那麼,除了做事外,你業餘有什麼愛好嗎?他笑了,說:喜歡養鹦鹉,每次一到家,聽到車門聲那些五彩繽紛的小鳥就會嘰嘰喳喳歡快地撲騰起來,拍打著翅膀仿佛在歡迎他回家,紛紛落到他肩膀上,他頓時覺得生活真是美好,心情舒暢,忘卻一切煩惱。

 

記者/弘曉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