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San Francisco買不起城市中位價住房

根據Paragon Realty近期的一項分析,只有13%的San Francisco家庭每月能付得起一套中位數價格住房的近7000元的住房費用。「從定義上來說,任何一個縣售出的住房有一半低於中位價,比如,有很多住宅的售價要比本分析中所採用的價格更平更實惠,」報告說。「然而,無論怎麼分割,灣區總是處在全國最難負擔得起、最貴住房市場之一,即使不是最貴的那個。」

使用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數據,Paragon發現13%可承受性比率實際上好過2007年房地產熱潮期間的歷史低點8%,儘管137.5萬元中位價要比2007年的中位價高出約50%。(這一數據僅考察獨棟房屋成本;如果公寓包括在內,中位價數將降至120萬元。)

明顯背離背後的原因是2007年到2016年利率下降近乎44%,以及家庭收入中值有所增加,」報告稱。「極低的利率在很大程度上補貼了近年來房價的上漲。」

即使利率處於歷史低位,要具備購買一套中位價住房的條件,該報告發現,San Francisco家庭收入最低要達到近270000元。San Mateo和Marin縣要求的最低收入略低一些。Santa Clara家庭購買一套中位價住房需要有大約212000元的最低收入;在Alameda阿拉米達所需的收入降至約160000元。

報告指出,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上漲與租賃市場經濟承受力力也有一個直接的關係,經常為租房者帶來更糟糕的後果。「租房者負擔能力的挑戰(除非通過租金控制或補貼予以緩和)可能一直大過買家購買力的挑戰,因為租房者無法從任何重大稅收優惠、極低長期利率受益,也無法享受房價升值趨勢增加房屋價值(資產淨值)的好處,」報告總結。「事實上,房價升值通常只會增加租戶租金,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相應的財務好處。」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