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由寨卡病毒引發的疫情在巴西肆虐以來,大批研究人員開始研究這種病毒,並發現了其與小頭畸形症之間的關聯。
然而,在寨卡病毒的研究過程中,其他不為人知的有關嬰兒先天缺陷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去年10月,巴西衛生部收到大約5600起疑為小頭畸形症的病情報告。相比早些時候報導的每年150起小頭畸形症案例,患這種病症的嬰兒數量明顯增長。但有醫生表示,這一數據還有待考證。有專家指出,媒體對小頭畸形症嬰兒數量的報導存在嚴重的漏報現象,而且在巴西,除小頭畸形症之外,嬰兒還患有其他先天性缺陷。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每1萬個新生嬰兒中有2到12個嬰兒患有小頭畸形症。但在孕婦無法得到廣泛護理的巴西,其早些年的官方數據是每1萬個新生兒中患有小頭畸形症的嬰兒不到1個。專家認為,造成這種不一致的原因在於,巴西政府是在發現“寨卡”病毒與小頭畸形症之間的聯繫後才開始統計有先天缺陷的嬰兒數量的,而且巴西新生兒出生註冊的官方系統裡僅提供了患先天缺陷的複選框,沒有任何字段記錄嬰兒的頭部大小。
報導稱,巴西政府對患小頭畸形症的兒童和患有其他先天性缺陷病的兒童的關注還遠遠不夠。大多數住在偏遠農村的居民很難買到相關的醫療設備。同時,殘疾兒童也常常被忽視。在國際社會陷入寨卡病毒引起的恐慌後,巴西政府才開始將研究寨卡病毒和醫治受病毒感染的母親和兒童的工作放在第一位。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