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灣區的春天似乎來的特別早,還沒有吃到元宵,門前的白茶花和黃水仙花都已經盛開。在這猴年春假的尾聲裡,又恢復了知青歌友們在週末登山越野的歡聚。也參加了幾個新春的活動,包括在史丹福大學的中國新年慶祝表演和美中上海友好協會和美中書畫藝術研究院主辦的“明天更美好”青少年繪畫大賽等,真正在年輕人的眼裡看到更加美好的未來。

2

這個有很多本地青少年參加的繪畫比賽是今年初開始,一連串國畫畫展活動中的壓軸戲,也是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當天在聖荷西州大圖書館二樓畫廊展出灣區小畫家們的畫作200多幅。根據美中上海友好協會戴會長,比賽分5至8歲,9至13歲,14至17歲三組,由去年9月到今年1月底共260多人350多件作品參賽。評審包括美中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易彬文及灣區畫家簡國藩,白路,張金貴和馬維等。開幕儀式上除了頒獎給優勝的小畫家們,還以「明天更美好」為主題請他們在現場自由作畫,並有六人聯手畫長卷畫等。看了他們作畫的興趣和獲獎的作品,更加了解孫輩們自幼喜愛塗鴉的原因。可惜沒有在事前知道這個比賽,讓喜愛作畫,剛滿12歲的冬蓮失去了一次參加的機會。

3

在史丹福大學蔡金東教授主辦的泛亞音樂節和中國新年慶祝晚會上,欣賞到北京紫禁城國樂團的精彩表演,尤其是琵琶獨奏的“十面埋伏”和鼓與胡琴合奏的“夜深沉”,把我們的思路帶回到古老的祖國。但是更令人感動的是看到有那樣多年輕華裔學生們參加的加州青少年國樂團。在蔡教授和其他華人音樂家的教導下,他們學到了很多不同中國傳統樂器的技術。在紫禁城國樂團的配合下,他們表演了幾個不同風格的樂曲,包括蒙古民謠等,贏得了全體觀眾熱烈的掌聲。蔡教授為了提高東西方音樂的交流,在史丹福主辦這個泛亞音樂節已經有十二年。在他熱心的指導下,我們去年也把知青的“歲月甘泉”帶進了灣區的音樂廳,也打開了我自己生活的另一扇門。希望能再接再厲,能把150年前美國鐵路華工的辛酸和成就早日搬上音樂的舞台。

由這些年輕人的活動,想起幾天前,老伴做了一個大蛋糕,為之翼和之翔兩弟兄歡渡七歲的生日時,他們倆個人所畫的東西。雖然都很幼稚,但是充滿了想像力,也可以看出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在他們的心中,明天必然會更好。​

 

 

文/ 蔡老師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