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紐約等城市洪災將因海平面上升而更頻繁

一項檢視過去1000年發展的研究發現,自工業革命展開後,美國紐約和新澤西州濱海地區更容易發生水患,而以前每500年才出現一次的強烈風暴,現在可能每25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

賓州州立大學、羅格斯、普林斯頓、塔虎脫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自公元850年以來,洪水氾濫高度上升了將近4英尺(約1.21米),主要是海平面上升所致。

在桑迪超級風暴重創紐約和新澤西海岸地區屆滿三週年前一個月公佈的這份研究報告敦促加強危機管控策略,以應付風暴衝擊。

6名主要研究員之一的羅格斯大學教授賀頓說,以前七個世代才出現一次的強烈風暴,現在一個世代就出現兩次,而隨著海平面加速上升,洪氾會更頻繁。

哥倫比亞大學大氣學家索貝爾說,這項研究更加證實紐約等世界各地濱海城市處境堪虞,像桑迪這樣的天災構成的風險愈來愈大。

賀頓說,這項研究並未明白宣稱這些改變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只是它提出的時間架構顯示問題所在。

研究人員把過去幾十年的情況與產業革命前相比。賀頓說,氣象界都知道過去30年的情況與過去1000年不同。

研究團隊用放射性碳定年法,檢驗新澤西州海岸沼澤沈積層核心保存的微化石,據以重建以前各時期的海平面。

賀頓說,沉積層核心每深入一吋,晚間就更久遠,而這種技術可以延伸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這項研究回溯到公元850年,並發現熱帶性氣旋性質改變,導致極端風暴形態增加,造成衝擊紐約和新澤西的最強烈風暴激增。

研究的下一階段,將利用蒐集到的各種資料預測海平面高度和颶風活動,以及像桑迪這種大風暴何時可能重現。

中新網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