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古巴政府分別宣布,兩國決定恢復外交關係並將盡快互派大使。這讓人們看到,一個綿延長達50餘年的國際爭端,經過兩年的多輪談判,終於在各方關注下有了人們期盼的結果,受到廣泛歡迎。
美古雙方在“分歧巨大”中宣布“復交”、“建館”,說明兩個“老冤家”之間的關係有了實質性緩解,雖然來得晚了點,但應該祝賀。
毫無疑問,美古關係是複雜的,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代因素。但可以說,美古復交是全世界對美國長期壓力的結果,反映出的是眾望所歸,因為各方都為之進行了長時間、多種形式的不懈努力,期待著這一事件能夠早日發生。
壓力中的“眾望所歸”,當然包括兩個當事國。古巴早就明確、反复表示希望能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因為儘管美國的長期封鎖不僅極不公道,而且在實際上也給古巴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和災難,但古巴仍希望能同這個鄰國有正常的國家關係。美方不久前則明確表示,實行了50多年的對古政策明顯過時,並在去年12月公開表態已與古巴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秘密磋商,反映出其早有改變的願望。美古的各有所需,自然產生出了改變往事的期待和行動。
對美古關係應該改變的最大期待,來自拉美。古巴是拉美的一員,美國是拉美的近鄰,它們的關係好壞與拉美息息相關。美國與古巴斷交之初,拉美曾經直接受到過影響,除墨西哥外,美洲國家組織的成員國都和古巴斷絕了外交關係。後來,拉美各國在認識到做法欠妥後,紛紛改變了態度,還以越來越強烈的呼聲要求美國取消制裁併恢復古巴在美洲國家組織中的地位。巴拿馬等國近年來先後以不籌辦或不出席峰會來威脅美國讓古巴重返這個地區機構。
在全世界,希望美國對古關係改弦更張的範圍很廣,當然也包括中國。20多年來,在聯合國年復一年表決要求美國取消對古巴封鎖的國家越來越多。2014年,投贊成票的國家更高達188個,僅有美國和以色列表示反對。中國則年年都是決議案的提案國之一。可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希望美國能順應潮流,恢復同古巴的正常關係和往來。在對古關係中掌握“主動權”的美國最終意識到其對古政策“過時”,應該說正是這種強大國際壓力的必然結果。
在談論美古關係時,還應該特別提到加拿大和梵蒂岡,因為古方明確宣布,是加、梵直接推動了美古的接觸、會談和原則協議的達成。
“冤家宜解不宜結”。美古這對“老冤家”宣布恢復外交關係只能算是兩國朝著“解仇”邁出的第一步,甚至可以說僅僅是一小步,前面的道路還很長,也很複雜。這種“解仇”,不是一方改變另一方的意識形態,不會導致任何一方制度的變化,只能在相互承認對方體制中尋求關係的正常化。美古未來如何漸行漸近,還需要雙方的聰明才智。(徐貽聰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中國前駐古巴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