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警察裝備與執行作戰任務士兵裝備相差無幾

8月9日,在美國密蘇裏州弗格森鎮,一名白人警察開槍打死了手無寸鐵的18歲黑人青年布朗,引發當地民眾強烈抗議。在新聞畫面中,我們看到:警察坐在裝甲車上,儼然好萊塢大片中的美國大兵,他們不僅用煙幕彈、催淚彈對付示威民眾,甚至把狙擊步槍直接對準示威人群。這使本就飽受質疑的警察形象雪上加霜。奧巴馬對此特別提醒,警方沒有理由對抗議者過分使用武力。司法部長埃裏克也說,當警方和示威民眾都需要恢復冷靜之時,“使用軍用裝備和車輛卻傳遞出相反的資訊,我深感憂慮”。

美國警察裝備的軍事化趨勢的確非常明顯,弗格森警方所展示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紐約時報》數據顯示,僅2006年至今,美國國防部就向地方警察機構移交了432輛裝甲掃雷車、435輛裝甲汽車、533架軍用飛機、93783挺機槍等。許多美國警察所擁有的裝備和赴阿富汗、伊拉克執行作戰任務的士兵裝備相差無幾。
美國警察的軍事化緣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1208條款。該條款規定:國防部長可將國防部物資轉移給聯邦和州政府,其中包括小型武器和彈藥,但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一是這些物資適合聯邦和州政府部門對抗販毒活動;二是這些物資超過了國防部的需要。9·11事件之後,出於國內反恐的需要,美國警察軍事化快速推進,至今已頗具規模。

美國警察的軍事化反映了美國社會的四個深層問題:一是美國的軍工複合體制問題。軍隊、軍工企業與國會的政客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牢牢把持著這一話題的主導權。美國被稱為“世界的兵工廠”,武器生產水準和規模都領先於其他國家,武器的升級換代也較迅速,過剩的產能與被替代的裝備自然需要尋找出口,將其提供給地方警察無疑是一個對各方都有利的渠道。今年6月,來自佛羅裏達州的民主黨議員艾倫·格雷森曾提議禁止國防部為地方警察提供裝甲車、無人機等重型武器裝備。但他的提議失敗了,沒有任何黨派領袖支援。

二是“反恐”帶來的公權利擴張問題。美國警察本就享有滯留權、訊問權、搜查權、逮捕權,只要依法逮捕嫌疑犯,不需要請示任何人。如果嫌疑人試圖反抗,警察也有權力在防衛中將其擊斃,之前不需要做任何的請示。9·11之後,借助《愛國者法案》,美國警察機關的權力更是迅速膨脹,借反恐名義提升裝備水準只是其中之一,對警察軍事化的指責暗含著美國民眾對個人權利屢遭侵犯的憤怒。

三是美國的槍支氾濫問題。在美國,擁有槍支是憲法賦予的權力,控槍一直是美國政壇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槍擊案在美國頻繁發生,奧巴馬雖一再呼籲通過控槍提案,但最終不了了之。在槍支遍地的美國,警察也是一個高危行業,提升裝備水準有助於提升其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槍支得不到有效管控的情況下,警察軍事化是必須的,爭議的焦點只在於程度問題。

四是美國警察軍事化的重點是非白人聚居的地區,其背後隱藏的是深刻的種族歧視問題,也正是此次弗格森事件的矛盾根源所在。因此,在警察的軍事化背後,如何彌合長期存在的種族矛盾才是美國社會需要重視和解決的本質問題。

 

文/中新社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