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顯著反彈引加息猜測貨幣政策仍不明朗

近期,國內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加速下降,市場猜測美國加息可能提早到來。在近日舉行的年度經濟研討會上,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耶倫一方面承認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改善,另一方面也指出,更多指標顯示勞動力市場仍“顯著不景氣”。

英國經濟研究機構“資本經濟學”高級經濟學家安德魯·肯寧漢姆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的經濟形勢顯然支持美聯儲將早於明年後期開始加息的觀點。但美國貨幣政策的收緊,將是漸進的,而且不應以犧牲經濟復甦為代價。

近期增長動能加強,貨幣政策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受經濟復甦、公司併購、歐洲股市上漲等因素影響,紐約股市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25日開盤後不久首次突破2000點關鍵點位。
今年二季度,經濟顯著反彈。在一季度萎縮2.1%之後,商務部初步估計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4%,好於市場預期。此外,最新數據顯示,國內失業率已下降至6.2%,近期就業增長相當強勁。

國內經濟復甦已進入第六個年頭,在近期增長動能加強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聯儲內部對於“退出戰略”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討論繼續升溫,但未達成共識。耶倫重申,聯儲何時加息,取決於經濟數據。此間經濟學家認為,由於未來經濟數據如何發展尚難預料,特別是勞動力市場迷霧重重,聯儲的政策走向存在不確定性。如果強勁的經濟增長引發就業市場更大改善和物價水平的回升,那麼聯儲將被迫提早加息。

在8月23​​日結束的年度經濟研討會上,耶倫做了關於勞動力市場動態和貨幣政策的演講。雖然失業率已經以超出預期的速度更快下降,但這並沒有改變她一貫的觀點,即認為勞動力市場仍“顯著不景氣”。在耶倫看來,失業率可能誇大了勞動力市場的健康狀況,勞動力資源利用率顯著不足,存在“兩高三低”,即失業率仍高於充分就業水平;就業者中打零工的比例太高;勞動參與率,也就是勞動年齡人口中有工作或積極尋找工作的比例太低;職場跳槽率太低;工資增長率低。 “經濟衰退結束五年之際,勞動力市場仍未完全恢復。”耶倫表示。

經濟學家認為,國內經濟看起來增長勢頭越來越強,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這是好消息。但從貨幣政策角度看,經濟好轉加大了聯儲提早加息的可能性,美國貨幣政策前景對全球是一個挑戰。

判斷政策走向,從失業率和物價指數變化上尋找根據美聯儲有兩大法定的使命,一是維持物價穩定,二是促進充分就業。因此,判斷其貨幣政策走向,只能從失業率和物價指數變化來尋找根據。
美國經濟諮詢機構埃士信環球透視經濟學家保羅·埃德爾斯坦表示,聯儲內部無論在勞動力市場,還是在對通脹的判斷上,都沒有達成共識。最新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後,聯儲重申,在量化寬鬆政策結束後的“相當長時間內”不會加息。一些決策者對這一利率政策“前瞻指引”不滿意。埃德爾斯坦說,在非常規貨幣政策實施數年後,聯儲內部的分歧愈發明顯。一個顯示出鷹派的立場是,聯儲已經就加息戰略進行了實質性討論。他預期,2015年第三季度聯儲將開始加息。
8月20日公佈的聯儲7月29日至30日的會議紀要顯示:“許多與會決策者認為,如果勞動力市場和通脹比預期更快地靠近聯儲的政策目標,那麼,更早地撤出貨幣寬鬆政策可能是合適的。”這一表態被市場廣泛理解為聯儲在加息上傳遞出鷹派立場,即擔心寬鬆政策維持過久,導致經濟過熱,不過,這份會議紀要也顯示出聯儲內部的意見分歧。

摩根大通銀行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里對本報記者表示,會議紀要顯示,聯儲內部對於就業市場多大程度已恢復至其目標水平,有很多辯論,但顯然觀點不一。鑑於國內經濟增長仍存在不確定因素,在開始加息之前,聯儲需要等待更多數據,以確定目前強勁的就業增長是可以持續的。

從通脹數據看,國內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儘管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徘徊,經濟學家認為,低於預期的通脹數據,也驗證了聯儲不急於加息的觀點。
聯儲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包含至少兩大疑問:一是聯儲何時加息,回歸利率政策的正常化;二是聯儲將如何處理其龐大的資產負債表。過去五年多來,由於量寬政策的實施,聯儲持有的資產規模,從8000多億美元,擴大到了大約4.3萬億美元。是繼續持有這些資產,直到它們到期,還是進行減持,將它們賣回市場?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是否會回歸到量寬實施前的水平?無論聯儲采取何種操作,都將對金融市場帶來重大影響。

外圍經濟形勢的變化對貨幣政策走向不會造成乾擾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聯儲史無前例的貨幣刺激政策對克服金融恐慌、經濟的逐漸復蘇,功不可沒。但是,超寬鬆貨幣政策,有其局限性,也潛藏著風險。最大的擔心是其實施時間過長,會導致資產泡沫,經濟過熱,威脅金融穩定。因此,如何穩妥地實現貨幣政策的正常化,被認為是美聯儲前任主席伯南克留給耶倫的主要難題。

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狀況出現分化,全球經濟總體走弱。 8月份的一些經濟指標顯示,日本、歐元區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都出現下滑,相反,美國經濟則趨於強勁。英國經濟研究機構“資本經濟學”高級經濟學家安德魯·肯寧漢姆對本報記者表示,經濟形勢顯然支持聯儲將早於明年後期開始加息的觀點。但美國貨幣政策的收緊,將是漸進的,而且不應以犧牲經濟復甦為代價。他表示,當前對全球經濟更大的威脅,或許是歐洲央行的政策力度太小,不足於刺激歐元區更強勁增長,如果這樣,全球經濟復甦將繼續顯得更加不均衡。

從聯儲政策聲明中可以看出,對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形勢變化,聯儲一直保持關注,但就當前來看,外圍經濟形勢的變化對其貨幣政策正常化不會造成乾擾。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國外消費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高達六七成。海外需求會影響美國出口,但扣除進口後的所謂“淨出口”長期以來不是拉動美國經濟的主要“馬車”。因此,人們更多關注的是,聯儲政策對全球的溢出影響。當然,也出現“溢回”的概念,即聯儲采取的政策對全球施加影響後,外圍經濟形勢的變化,反過來影響國內經濟。但據業內人士估計,這種“溢回”效應,並不大。

來源:中新社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