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何價》地獄之船往阿拉斯加(27)

作者:麥克斯·斯特恩(Max Stern) 1922

譯者:喬立(James Chiao),  喬成(Philip Chiao) 2025


《鮭魚何價》(The Price of Salmon) 最初由馬克斯·斯特恩(Max Stern)於1922年在《舊金山每日新聞》(San Francisco Daily) 連載發表,共計37篇文章。斯特恩自1920年起擔任《每日新聞》記者及政治評論家,並因揭露「阿拉斯加鮭魚罐頭產業在西海岸的醜聞」而聲名大噪,當時此系列報導曾引發相當程度的轟動。2022年由喬立與喬成兄弟編輯成書以英文出版。今年更以中文發表以嚮廣大的中文讀者。全書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已於三月二十九日在老中網上登出,其餘三十五篇於四月十九號開始,每週六連載,敬請讀者関注。

前書摘要: 華人曾經多年把持美國西部鮭魚罐頭工業的低階勞工市塲,但在1920年代,大部分華工已被其他族群取代。華人包商仍然活躍,但盛極一時的華工契約制度已經腐敗。華人包商透過一個分包商來招聘工人,而這個分包商向工人推銷裝備以獲暴利。斯特恩被《舊金山每日新聞》派去調查真相。他化裝成流浪漢花錢混入了” 華人幫” 團隊。工人們簽署了從未見過的契約,隨後被塞進老舊、臭氣熏天的大帆船貨艙裡,這些三桅大帆船組成了阿拉斯加罐頭公司的鮭魚船隊。由於船上環境極端惡劣,這些大帆船被稱為”地獄之船”。上船幾天後,大帆船終於從舊金山出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風暴來襲。每天僅能吃兩頓劣質食物,僅能有一杯水。高大魁梧的白人漁夫們在船上變成水手,斯特恩見識到他們的工作和個性,也認識了華人包商手下” 華人幫” 的烏合之眾。賭博、走私、剝削、疾病、危險、與死亡無時無刻地伴隨著這些人與” 地獄之船” 駛向遙遠的北方。

他們花了四週橫渡了 1600 英里寬闊的海洋,通過一個僅十英里寬的烏尼馬克海峽進入浪濤洶湧的白令海。終於,在古老的移民定居點努沙加克附近,他們拋下錨。幾天後,他們轉上駁船,在午夜時分被帶到上游的罐頭廠。在昏暗的暮色中,一群瑟瑟發抖的華人幫終於從駁船上蹣跚地下了碼頭。抵達阿拉斯加後,斯特恩在條件最惡劣的罐頭廠工作,獲得了第一手的調查資料。


上篇摘要:  我們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 6 點到晚上 6 點。我的工作是測試罐頭,時間是在製罐機永不停歇的吵鬧聲中熬過去的。餐桌上是先來先吃,我們常常趕去時才發現最好食物已經被吃光了。我和三個黑人組成了一個四重唱,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在一間煙霧瀰漫的小屋裡演唱一長串的歌曲,小屋裡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和不同膚色的人。


27章 季薪170 美元,華人幫每人要繳 5 元學校稅


圖解: 海灘幫。很少有人比阿拉斯加鮭魚罐頭廠的海灘幫工人謀生更艱苦。在船上,他們充當水手;在罐頭廠,他們在各種天氣狀態下,在泥濘的海灘上進行大量繁重的清理工作。

兩週以來,我晚上睡覺時耳邊都迴響著製罐機叮叮叮的聲音,早上 5 點 15 分,我又被查理那句「Bundle o’ hay」吵醒。

當我們中的一些人聚集在鐵匠鋪取暖時,我聽到一些船員計劃留在阿拉斯加過冬,而不返回加州。。

每年,罐頭船隊都會有一些漁夫留下來結緍成為阿拉斯加的土着。其中一位已經 20 年沒有回過舊金山了。

這是野性的呼喚,在經歷了兩週沫殺心靈的工廠生活之後,我能理解其吸引力。這就是冒險。在白雪皚皚的陷阱線上和鮭魚季節廣闊的的海上,可以過著十分簡單的生活,同時也可以滿足仍然貼近男人內心深處那一種野蠻的狩獵本能,而阿拉斯加仍然有城市無法提供的東西——免於欲望的安全。同時,鑛業大亨古根漢家族尚未對這類資產進行收購。

華人工資較高

空罐頭製作完成並堆放好後,在鮭魚潮即將開始前我們有些空擋。有些人被安排去製作裝罐頭的木箱。

正如華工每季的工資為 350 至 600 美元,而我們的工資為 170 美元一樣,他們製作木箱的工資也更高。

普通工人每天製作120個箱子,超過後他們將獲得每箱1分錢的回報。墨西哥人聲稱,華人每箱獲得 3 分錢之多。

華人獨自用餐

華人住在我們宿舍的後方。吃飯的時候,他們圍坐在一張方桌,桌上方懸掛着一大鍋飯。桌上則擺著一盤罐頭魚、海藻或其他一些醃菜。他們先舀出一碗米飯,然後用筷子夾起一點醃菜,放在碗邊,然後將一口米飯及醃菜趕入自己口中。一大壺不加糖的茶終結了他們的一餐。有一天,他們從印第安人那裡買了一個麋鹿頭,並以它的肉享受了數日大餐。

他們宿舍的後面就是華人商店。我們可以在這裡買到25分錢一罐的小罐煉乳,60分錢一罐的水果,還有起司、雞蛋、果醬、奶油、菸草等。中國佬沒有的東西,赫克托經營的公司商店則能提供。

這種「工資換商品制度」的交易曾經在英國流行過,但50年前就被法律廢除了。現在在英國強迫勞工從在其所屬的公司商店採購是違法的。

當然,沒有什麼人強迫我們從華人或公司商店購物。我們可以步行五英里穿過沼澤到斯納格角 (Snag Point) 雜貨店購買。但這需要橡膠靴、時間和我們最缺乏的東西——現金。

公司商店讓我們在華人賬本上掛賬,就像中國佬一樣,所以「工資換商品制度」確實是透過經濟的壓力來運作的。

享受一場盛宴

查理還在做一些額外的小點心,像是甜甜圈和蛋糕,來吸引我們的零錢,他當然很擅長煮飯。通常,當我們對伙食感到厭惡時,我們就會去他的廚房要一些米飯,我們大部分的的晚餐都是靠米飯來填飽肚子。

「沒有了,」有一次,他告訴一名黑人男孩。

「哎呀,你明明還剩下很多啊!」黑人驚訝地說。

「你在船上什麼都沒買,」查斯解釋道。  「沒有了。」

有一天,我們總算享受了一場盛宴。我們帶來的一頭豬被宰殺了,這一頓飯我們吃到了烤豬肉。有時我們的餐點還會加上湯,而週日早晨我們會吃到真正「熱」的煎餅。

我有一些空閒的時間,所以我就去為公司幹粗活。大部分時間都在下雨,我的工作又繁重又辛苦。

我從一名漁夫那裡買了一雙橡膠靴,花了幾天時間搬運樹幹,清理罐頭廠周圍泥濘的潮灘上的漂流物。為海灘幫和木匠「奇普」運送笨重的木材耗盡了我所有的力氣。

每小時 25分錢

我做這項工作每小時 25 分錢,而海灘幫做同樣的工作,公司卻支付每小時 65 分錢,還包括食宿。

我的老闆上司赫克托是個嚴酷的人,他不放過任何機會羞辱我,只因為我是華人幫的一員。我在阿拉斯加做過的最甜蜜的夢,就是一個晚上我夢見我狠狠地毆打了這小伙子。

那天晚上我真的把赫克托打扁了。

有一天,北方刮起了一場暴風。我從來沒見過如此狂暴的強風。人們不可能沿著碼頭行走而不會有被風吹倒的危險。我們聴說,另一家公司的兩名漁夫遇難了, 縱帆船「貝尤拉號」被狂風吹離鹽站的停泊處並嚴重受損。

減少口糧

我們「華人幫」中大約有20人被送到鹽站工作,只剩下我們52人。他們去的時候我們被承諾會有更好的伙食,但我們並沒有查覺到有什麼改善。

舊金山華人包商的代表是一位身材高大、愛迎奉的東方人,他參加阿拉斯加工作已有30個季節。他就像《凱撒大帝》中的卡西烏斯一樣,有著瘦削而飢餓的外表,雖然他滿面笑容卻無表情,但他和布雷特·哈特飾演的異教徒的華人一樣「奇特」,行事方式陰暗,詭計多端。

他總是出人意料地出現,並且總是指示我們的廚師減少豬油、糖和其他食材的使用。

有一天,他指示「廚子」每天使用的煉乳不得超過五小罐,五小罐給供 52 個人使用。

學校稅

大約在這個時候,我們宿舍的門上貼出了一張阿拉斯加州政府的通知,上面寫著我們需要繳 5 美元的學校稅。當時在阿拉斯加工作的所有年滿 18 歲的男性都必須繳納這 5 美元的稅款,這也包括我們。而中國佬則從我們的薪水中直接扣除並支付了這筆錢。

阿拉斯加漁業的華人幫當然對阿拉斯加年輕人的教育有高度的興趣。毫無疑問,他們認為這些北方的年輕美國人應該被給予他們自己在各州所享有的同樣機會。

但必須記住的是,他們 170 美元的捕魚季節工資已經被梅耶分了一大筆,中國佬的商店又分了一塊,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所剩無幾了。 這筆 5 美元的稅款相當於這些已高度被剝削的工人近 5 天的勞動。

重稅

鮭魚罐頭廠的老闆們每年從罐頭廠獲得 36,000,000 美元的收入,繳納 20 萬美元的阿拉斯加領土稅。這意味著他們收入的一百八十分之一繳給了阿拉斯加政府,而我們收入的三十四分之一卻用於納稅。

鮭魚罐頭商向政府支付每箱 3 到 7 分錢以及淨收入的百分之一,但他們的船上滿載著價值千千萬萬美元的「金魚」。

我們這些收入 170 美元的人要繳納 5 美元的稅,如果我們能帶著健康和100 美元回來過冬,那我們就很幸運了。

下週預告: 第28篇 「發現阿拉斯加魚公司的宿舍合乎衛生」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