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何價》地獄之船往阿拉斯加(20)

作者:麥克斯·斯特恩(Max Stern) 1922

譯者:喬立(James Chiao),  喬成(Philip Chiao) 2025


《鮭魚何價》(The Price of Salmon) 最初由馬克斯·斯特恩(Max Stern)於1922年在《舊金山每日新聞》(San Francisco Daily) 連載發表,共計37篇文章。斯特恩自1920年起擔任《每日新聞》記者及政治評論家,並因揭露「阿拉斯加鮭魚罐頭產業在西海岸的醜聞」而聲名大噪,當時此系列報導曾引發相當程度的轟動。2022年由喬立與喬成兄弟編輯成書以英文出版。今年更以中文發表以嚮廣大的中文讀者。全書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已於三月二十九日在老中網上登出,其餘三十五篇於四月十九號開始,每週六連載,敬請讀者関注。


前書摘要: 華人曾經多年把持美國西部鮭魚罐頭工業的低階勞工市塲,但在1920年代,大部分華工已被其他族群取代。華人包商仍然活躍,但盛極一時的華工契約制度已經腐敗。華人包商透過一個分包商來招聘工人,而這個分包商向工人推銷裝備以獲暴利。斯特恩被《舊金山每日新聞》派去調查真相。他化裝成流浪漢花錢混入了” 華人幫” 團隊。工人們簽署了從未見過的契約,隨後被塞進老舊、臭氣熏天的大帆船貨艙裡,這些三桅大帆船組成了阿拉斯加罐頭公司的鮭魚船隊。由於船上環境極端惡劣,這些大帆船被稱為”地獄之船”。上船幾天後,大帆船終於從舊金山出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風暴來襲。每天僅能吃兩頓劣質食物,僅能有一杯水。高大魁梧的白人漁夫們在船上變成水手,斯特恩見識到他們的工作和個性,也認識了華人包商手下” 華人幫” 的烏合之眾。賭博、走私、剝削、疾病、危險、與死亡無時無刻地伴隨著這些人與” 地獄之船” 駛向遙遠的北方。


上篇摘要:  在我們這艘老舊的帆船上,斯特恩遇見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物。一天浪大,斯特恩一頭摔進了中國佬的鋪位,冒犯了華人,情況變得很「糟糕」 。他就被華人認為是找麻煩的;同時,伙食開始讓他受不了。海面比較平靜,天氣依然寒冷且下著雨。每晚賭博如火如荼地繼續著。賭局分為兩桌。華人玩擲骰子,但船上最主要的賭局是二十一點。


20章 發現反抗缺水的原因是那些「從不洗澡的人」


圖解:  阿拉斯加罐頭船隊在危險的白令海。 1917年,船隊陷入浮冰,數艘船隻嚴重損毀,。這張照片顯示了早春冰破時鮭魚航線是如何的危險。

我們已經在公海上航行了兩個多星期,但在前往烏尼馬克海峽(Unimak Pass)的旅程還沒有達到一半。

我們華人幫成員的配水量是每天一杯。我們之中三個人有長期性的疾病,而大家都痛苦不堪。奇怪的是,大家對伙食、跳蚤、劣質的衣服和透明的被褥的抱怨還不如用水的配給來的多。但沒有水可以洗滌是讓「華人幫」成員最煩惱的事。

有一天,我們看到一個墨西哥人在桶子裡洗衣服。溫暖的清水和熟悉的的肥皂沫!我們幾乎要起身圍攻他。

缺水是反抗的原因

「你這些水哪裡來的?」我們質問。

「這些是服務員的衣服,」他回答。

人們常聽到這樣的話:「哦,這些墨西哥勞工不在乎乾不乾靜。你給他們充足的水和又好又清潔的宿舍,他們很快就會把自己弄得像以前一樣的骯髒。」

這是明顯的污衊。如果真有什麼會導致暴動,那就是缺乏用水讓他們保持清潔。

有人說,豬是一種天生愛乾淨的動物。但我們卻假設牠很骯髒,並強迫他生活在被糟蹋了的名譽中。

這些流動工人被歸類稱為「從不洗澡的人」。而我所看到的,他們愛乾淨的天性就和任何所謂的上層階級的人士一樣。

為什麼仍使用帆船?

送水工摩西告訴我們一天一杯水是必要的措施,因為船會碰到無風區或被吹離航線的危險。但是,我想知道為什麼鮭魚包裝公司仍然緊抓著這些過時的帆船,而它們早以被其他產業淘汰。

我向一位漁夫提出了這個問題。

「嗯,你看,大多數船員不是按月付薪,而是按整個季節付薪,」他回答。 「公司不認為一個人的時間值什麽錢。他們養活我們所花費的一點點錢早以通過省下了蒸氣船上的燃料和高薪機械師來彌補。」

將節省上百萬工作天

如果每年漁季在帆船上安裝輔助蒸汽機或者直接使用蒸汽船,到海峽的這段航程可以從30天縮短到十天。單程可節省 20 天,或來回總共 40 天。

如果每年有25,000人被派往阿拉斯加,這將代表社會的經濟損失為一百萬個工作天,如果按每天4美元的工資計算,這意味著社會每一年的損失為四百萬美元。

我們去埃及看金字塔,對古代的法老王拉美西斯(Ramese)如何浪費人力而搖頭;或者我們去中國,驚嘆人力的廉價。然而,鮭魚包裝公司打著更多利潤的口號,正在剝奪社會每年 25,000 人在 40 天內所能創造的財富。

而這還沒有計算工作效率降低而導致的社會損失,因為工人們被迫每天只靠一杯水生存,並在「華人洞」中遭受到各種剝削。

鳥被認為是不祥之兆

日子一天天爬過去。天氣灰暗、寒冷,經常變得多雨、起霧,我們總是被凜冽的逆風吹得痛苦不堪。那船長老頭又開始焦慮了起來。有隻岩鴿一直跟著我們,喬認為這是不祥的徵兆。他掏出他的步槍,連開幾槍。沒有擊中,但那隻鳥飛走了。然而,我們的霉運並沒有離開我們。

那是五月──五一勞動節來了又走了,我們卻渾然不知。我們多麼渴望我們已遠離的加州的陽光。從第一周開始,我就和大多數人一樣得了重感冒。一位患有肺癆的中國佬整晚都在不停地咳嗽。

鞋子滲水

賭博的熱潮已經減退,因為賭桌上的大多數人都已輸光了。關島人開始用香菸和水果罐頭當作籌碼。由於我的新鞋像印花布一樣滲水,我無法在甲板上行走,所以許多天我都待在舖位上。

我很高興與一位名叫湯姆的水手建立了友誼。湯姆是冰島人,50 歲。他有一身鬆弛的皮膚,留著一把蓬亂的紅鬍子,從來沒有擁有過一頂帽子。

他像鹿肉乾一樣堅韌,像醃漬的鯡魚一樣鹹,像鱒魚一樣靈活。湯姆總是第一個爬上最高桅杆的幾條橫杆上。在那裡,他頭上沒有帽子,他會和風帆博鬥——隨著桅杆在刺骨寒風或傾盆大雨中搖擺和滾動。然而,湯姆是我所見過的最溫和的基督徒。他從不說髒話,他會把自己身上的襯衫送給需要的人。

湯姆提供真正的鞋子

就是湯姆以幾乎免費的價格賣給了我一雙結實的鞋子和兩雙羊毛襪  —— 是他從舊金山市場街買到的真正的羊毛襪。就是湯姆常常塞給我來自後艙桌上的小塊奶油。

我們的「華人洞」裡有一盞煙熏的舊船燈。我們常常坐在它下面的一個箱子上,長談海上生活及其危險,一談就是一個小時。

湯姆已經繞過合恩角五次了,但他說,沒有那片水域比我們所穿越的更危險。正是湯姆告訴我「孟加拉之星」的故事。這艘船 1918 年在阿拉斯加東南部的礁石上觸礁沉沒。

據說,水手們封死了華人洞的艙口,以確保自己能逃生。他們有意在華人船員滅頂時取得救生艇。但這對他們毫無幫助,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一起溺斃了。與該船一起沉沒的有 110 名鮭魚工人。

困於冰封

湯姆也是 1917 年白令海冰封危機中的當事人之一。那年春天,鮭魚船隊遇到了遲來的冰層解凍,並被浮冰困住整整三週。二十個人離開了湯姆所在的船徒步走過冰層去探看另一艘船。結果,他們迷失了方向,被尋找了整整兩天後才獲救。

在那場冰封事件中,一艘三桅帆船和一艘縱帆船都報廢了。

湯姆說,從舊金山到烏尼馬克海峽,往返阿拉斯加航程的最佳記錄是 59 天,而那將近兩個月所走的的距離蒸氣船在 9 天內就可以穿越。湯姆的艱辛故事很多,也很驚心動魄,但他擁有最純真的水手性格。他聳了聳他巨大的肩膀,搖搖他那顆蓬亂的大腦袋。

「你可以怒吼,」他說,「但你還是得去。」 

下週預告: 第21篇 「 在中國佬的貨艙中,矮子穿著睡衣大跳呼拉舞」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