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有機會在灣區聽到北大今年初才上任的林建華校長以「守正創新,引領未來」為題,對北大校友們的演講。由他那平易近人的教育對話裡,不但瞭解到他治理這個中國最高學府的方法,也看到他鼓勵學校師生創新的制度。記得前年夏天北大王恩哥校長來訪時,也談到他治校教學的方法,可惜沒有機會完成就離開了,成為北大歷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長。但願林校長這「有生於無」的制度和理念能在老子道德經那「有無相生」的智慧裡開花結果。
我們那天還看到他曾在北大七月中的畢業典禮上為傑出校友們的成就所錄製的影片。由那兒看到1963年自北大歷史系以考古專業畢業後就一頭栽進荒涼的戈壁,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的樊錦詩;生於上海,後移民美國,成為美國華裔數學家,並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張益唐和1985年畢業於北大生物學系,現為知名熊貓專家之一的呂植。也看到了北大教授們領先國內各個大學的科研成就,包括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和發現夜空中最亮的星的吳學兵等,使北大成為當下各地學生都想進的綜合大學。
在海外五十年來看盡國內政教系統「有無相生」的變化,也親身參與過國內改革開放後的科技發展,所以很欽佩北大能有如今的成就,也預祝北大在林校長領導之下,能在歷史的長河裡,做到守正創新,引領未來的任務,成為世界一流的學府。
次日清晨,同一批知青朋友們到史丹福大學校園後方那遼闊的校區裡遠足時,看到他們那座巨大的無線電望遠鏡,不禁想到億萬年前,所有宇宙萬物起始的那個震爆。可不是真就如同老子所說的那樣: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文/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