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橋自殺防護網籌資可能很快實現

ggbridge

金門大橋籌資建設壹個造價6600萬元的自殺防護網今年啓動在即,根據大橋官員。

「過去幾個月來,我們壹直積極但沒有聲張地在工作,與區域性、州和聯邦機構指定壹個籌資計劃。」大橋總經理Denis Mulligan在本周壹次與Independent Journal編輯委員會會面時說。「初步看來,有希望獲得大筆資金。」

盡管資金整體上還沒有拼湊出大概,但Mulligan希望很快可以實現。

「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個月制定出壹份籌資計劃,」他說,「我們已經進行了壹些鼓舞人心的對話。」

這則消息透露恰逢防護網項目最後設計結束之際。它應當在六周之內完成。壹旦籌資完成,項目就開始動工。大問題是資金來自哪裏。大橋委員會已經達成壹致不會將過橋費收入用于這個項目,雖然再度探討這壹方案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官員說。

「委員會成員之壹說,‘爲什麽不使用行人過橋費來幫助支付自殺防護網的費用呢?’」來自Marin的委員會成員Dietrich Stroech說。「委員會將再次審看我們整體的財務策略。」

大橋官員與爲灣區交通項目撥付資金的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Commission已經溝通過。2010年,該機構提供500萬雲資金用于設計自殺防護網,是這壹項目的支持者。

MTC官員稱,盡管本身不屬于交通項目,但MTC視這個防護網爲安全事務,類似于Doyle Drive正在進行的防震改造。

「我們正在告訴人們的是這不是壹個持續不斷的專案-如果妳今年給錢,我們還將持續不斷地每年都回來。」Mulligan說。「相反,我們籌集壹次性資金,壹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

來自Mill Valley、兼任Psychiatric Foundation of Northern California主席以及Golden Gate Bridge Barrier Task Force主席的Mel Blaustein說,他對建設這壹防護網感到樂觀。

「我們做這個有點太遲了,」他說。「最近死亡人數令人震驚。」

Blaustein指的是本周初發布的壹份報告。這份報告顯示2013年跳橋自殺的人數超過過去四十年任何時候。

金門大橋自殺防護網的支持者們在2012年7月精神得到提升,當時總統Obama簽署了壹項包含允許聯邦資金流向這壹項目條文的交通法案。

這項交通法案含有關鍵性文字,允許爲包括安裝大橋安全欄杆和防護網等預防自殺舉措提供資金。法案中的這壹規定還明確,諸如金門大橋之類的特別目的機構有資格申請此類資金。

參議員Barbara Boxer同意在這壹法案中含有這壹條文。參議員Barbara Boxer任Marin縣監事期間曾在大橋委員會任職。

起初造價爲5000萬元,但在發現工人用于維護橋梁的設備需要更新以及移動以便爲防護網騰出空間後,該項目造價跳升到6600萬元。

2008年,19個成員的董事會在多年討論之後做出曆史性決策決定推動防護網建設。在此之前,有關自殺防護網的爭論潮起潮落幾十年。設置障礙的討論開始于1950年代,但首次認真考慮解決方案則在1970年代初,當時18個設計概念得到評估,但最後卻被束之高閣。

每年大約有24人跳橋自殺,自大橋1937年啓用以來已經有超過1500人跳橋。每年另有80人左右在自殺的關頭被拉住。

據以推動大橋建設自殺障礙爲己任的Bridge Rail Foundation,這座大橋是世界上自殺人數最多的建築結構,。

依據大橋區自殺障礙計劃,大橋將在下方20英尺處挂設壹張20英尺寬的網。大橋官員說,這張網由不鏽鋼纜繩制成,有人跳入時會內陷,使得跳入的人難以脫離防護網。

大橋區會安排壹輛「snooper」卡車,使用加長機械手臂將人救出。雖然這樣的救援可能很難見到,因爲防護網將發揮阻擋人們跳橋的作用。十幾年前,瑞士伯爾尼Munster Terrace大教堂安裝了壹張類似的網,自那時起試圖自殺的報道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2000年跳橋自殺未遂的Kevin Hines摔斷了自己的後背,但活了下來。他說,如果有壹張網,他可能不會越過大橋的邊緣跳下去。「我當時希望有人上來阻止我,」Hines說。「如果有網在那裏,我可能不會跳下去。即使我跳了,我也會落在網裏,也不至于摔斷後背,重頭開始學習走路。」

Mulligan說:「在使用了防護網的地方,人們不會再跳下去。自殺的人不是想讓自己受傷,他們想的是脫離紅塵。」

Photo credit: Jim Wilso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