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瓊瑤因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自殺而亡與張導率妻女赴巴黎名媛舞會出盡風頭的消息驚艷了眾人,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兩條新聞從12月初至今,竟一直成為網路觀眾街談巷議、津津樂道、見仁見智、爭吵不已的熱門話題。在下十分納悶的是:一些人的價值觀竟然會如此扭曲,故忍不住多說幾句。
瓊瑤女士的一系列愛情至上、倡導做有主見、有行動力的現代女性的作品也曾深受我的喜愛。其電視劇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十分抓人,愛情至上的價值觀也曾令我嚮往萬分。瓊瑤的去世也令我特別悲痛。但近來看了一些譴責瓊瑤的文章,尤其是林婉珍女士的《往事浮光》才得知,瓊瑤是林婉珍婚姻的插足者,林婉真在書中表達了對瓊瑤深深的不滿與怨恨。她指責“瓊瑤慫恿平鑫濤與自己離婚”。林婉珍說:“瓊瑤對我說,如果你還愛他你就牢牢地守著他,他走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他可以來我家,你也可以來我家。”這樣公然地挑釁,真是超出了人的底線。可許多讀者觀眾卻在留言裡說“非常欣賞瓊瑤的做法,林婉珍要是能照瓊瑤說的去做,那自己的丈夫就能守住,還去埋怨別人?”這樣的評論真是豈有此理!
瓊瑤是破壞林婉珍與平鑫濤21年婚姻的第三者,曾給林婉珍帶來極大傷害和痛苦。可一些讀者與觀眾卻對瓊瑤的做法深表讚許,這就讓我對這類人的價值觀產生了憤懣與無奈。為了平鑫濤,瓊瑤曾親身導演、扮演了16年地下戀情的女主角,在現實生活中又演繹了她筆下第三者所經歷的各種相愛相殺的狗血劇。尤其是當我得知林婉珍女士曾為富家女,是其父母為女婿提供了本金,平鑫濤才創辦起皇冠雜誌社;林婉珍與其夫曾相互扶持共同創業,並育有3個子女,原本生活圓滿,但自從遇到瓊瑤後,平鑫濤便暗地裡背叛妻子與家庭,一邊享受著家庭美滿,一邊與瓊瑤保持著情人關係,後見瓊瑤名聲崛起,便毅然與瓊瑤結婚。平與瓊的種種做法十分令人不恥。平鑫濤無疑就是個人渣。而瓊瑤呢,多次主動侮辱、挑尋林婉珍女士的舉止也十分令人作嘔。“瓊瑤販賣扭曲了愛情,帶壞了年輕人的三觀,以一己之力使整個社會倫理價值倒退30年。”此番來自一位觀眾的話雖用力過猛,但從某個角度說,瓊瑤的三觀的確有缺陷,她追求的往往是片面狹隘的愛情,其作品中總是瀰漫著令人心碎的浪漫與洶湧澎湃的情感激流,她沈溺於精心構築的愛情烏托邦中,一味將愛情的甜蜜與浪漫推向極致,而忽略了其中不可或缺的矛盾掙扎。其還往往忽視愛情本身的複雜性與社會倫理道德的客觀存在,對出軌情節持欣賞態度,這也是瓊瑤價值觀備受爭議的一部分。
而我從網上看到的一些讀者、觀眾,對瓊瑤的作品是持百分之百的推崇態度,對其作品中小三上位的做法亦深表理解與讚許。一些人甚至對林婉珍女士進行了持續的攻擊與誹謗,稱她是“無能的家婦,怎配站在平鑫濤身後?”“算不上是白富美,充其量也就家庭富足,哪比得上作為金庸的遠親、徐志摩的表外甥女的瓊瑤的身價高”、“林與平在一起既然不能互相成就,那麼林滾蛋最好”、“林婉珍攻擊死去的瓊瑤太惡毒,我只相信才女瓊瑤”;許多人還萬分羨慕平鑫濤說“真羨慕平鑫濤有兩個深愛他的女人,一個為他創業,一個用自己作品將小雜誌社變成大出版社”,“很能理解平鑫濤與瓊瑤的浪漫愛情,他們若不相戀就無法進行激情創作,就不能產生優秀電視劇”、“人生如朝露,去日苦多,男人就是行走中的荷爾蒙,想怎麼胡搞隨他去便是”、“平鑫濤娶前妻是為了生兒育女,娶後妻是為了做大事業”.“不被愛的一方才是小三”…..每當看到這類價值觀混亂自私、違反傳統道德與人性的價值觀,我的心就像針刺般深感憂慮不安。
而張導呢,則是率領全家人高調亮相巴黎名媛舞會,被眾多媒體報道為:“其家庭溫馨氛圍成為舞會一道亮麗風景線。”“張藝謀與子女一同現身引發現場觀眾熱烈關注。”“在名利場上他們沒有迷失自我,而是相互扶持、關愛。”可我怎麼覺得這是對張導的挖苦與諷刺呀?那前妻肖華難道就沒與張導同甘共苦?她難道沒有為了能與張導“相互扶持”,而放棄了被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學讀書的良機?她難道沒有相信張導對她的疑慮與擔憂?張導曾對她說:“如果你去上海那邊學校上大學,那你肯定就瞧不上我,我們也就沒有共同話題了!”於是,信賴張導的肖華為了解除張導的疑慮與擔憂,而心甘情願地做起了張導背後的乖女人。此後,張導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並通過電影”紅高粱“終於出頭。於是張導即刻與肖華離婚。與張導相愛的鞏俐又開始與張導“相互扶持與關愛”,同居8年的生活,其結果是張導對鞏俐說了“結婚証不過是一張紙,為何將它看得那麼重?”的話,讓一心想嫁張導的鞏俐徹底死了心,結束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戀情。張導與陳婷的戀情發生於1999年,2011年結婚,婚前陳婷已為張導生有三個孩子。陳婷剛上大學不久,19歲便回家輟學連生3子,苦熬11年才修成正果。陳婷從不敢對外說張導與她的關係,直到2011年張導良心發現後,才給陳婷和孩子們一個名份。當小女兒18歲時,陳婷和子女才盼到在巴黎名媛舞會露臉的“這道亮麗的風景線”。對此,在網絡評論區裡也是一片叫好、讚美、羨慕、力挺聲。
有人說,才華是免死金牌,無論在情感上如何肆意妄為,大多數人也總會因她或他的成就、名氣而對他們持寬容放縱態度。但我認為,才華絕對不能掩蓋一些人的醜陋與無恥,當剝開那層華麗美妙的文學、藝術外衣時,人們所看到的是一個個被傷害的心靈、一段段破碎的感情、一幕幕曾生死與共、忘我犧牲的善舉與某些名人的道德瑕疵、自私嘴臉、無恥行經!在今天這個時代,站在文學、藝術高地,盡享崇拜者的鮮花與掌聲、擁有無盡財富的瓊瑤類,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就是成功的楷模;成王敗寇、崇拜名利地位金錢的價值觀早已深入到了一些人的骨髓,但在少數清醒者的眼中,在感情、道德的維度裡,瓊瑤們扮演的僅僅是一個讓人說不清道不名的複雜角色,他們的故事像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名利場中感情與道德的激烈碰撞。每位身處聚光燈下追名逐利的人是否應捫心自問: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堅守著道德底線?當面臨諸多誘惑與選擇時,能否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到底?如張導曾勸肖華放棄上大學的機會,而當28歲的他在高考成績符合入學標準而年齡卻高出高考年齡6年、差點兒未能進入大學時,是肖家人為其四處打點才使其進入大學校門。難道這一切,張導僅用一句與肖華結婚是“插隊時的誤會”,就能輕鬆地打發走前妻?難道瓊瑤們真的要背負著渣男渣女的罵名,佯裝無辜者繼續高高在上嗎?
許多讀者、觀眾往往慣為瓊瑤們辯護:感情之事原本複雜難辨,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天才”們只有經常處於激情中,才能創作出富有激情的優秀作品。可若每位“天才”的每段激情都是以別人的痛苦、妥協、犧牲、成全作為代價,那麼這樣貪婪、無恥之人、這樣虛偽狡詐的人生,即使功成名就,也不值得羨慕、讚美、謳歌、效仿與提倡!那位為瓊瑤“犧牲”的林婉珍,那被張導拋棄的肖華、鞏俐,她們究竟又得到了什麼?是短暫的甜蜜,還是長久的傷痛?而瓊瑤們在午夜夢回時,是否敢於直面此等問題,想起那些被他們辜負的深情厚誼呢?希望在喧囂塵世中,“天才”能在追求成功時,珍惜身邊的妻子兒女,堅守道德底線。更盼望那些不能明辨是非、善惡、美醜的讀者、觀眾多動動腦筋,莫讓錯誤的價值觀繼續主宰自己糊塗、非理性的人生!
文/汪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