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攝入種類與CVD風險有關

心血管疾病(CVD)是世界範圍內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考慮碳水化合物總攝入量與CVD之間的聯繫,而英國一項新的研究則關注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類型是否影響心血管健康。英國這項研究發現吃什麼比吃多少更重要。

CVD是影響心臟和血管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估計有179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向心髒供血的動脈的狹窄或堵塞(冠狀動脈疾病)、影響大腦血流的中風或動脈瘤(腦血管疾病)以及手臂和腿部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都屬於CVD的範疇。

對於CVD的行為風險因素眾所週知,包括不健康飲食和肥胖、缺乏運動、吸煙和過度飲酒。既往隨機對照試驗和觀察性研究表明,就飲食而言,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不影響心血管健康。

碳水化合物根據其化學成分分類,並且包括糖。

糖被進一步分類為「游離糖」(即,由製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的糖,以及蜂蜜、糖漿、蜜桃或不加糖的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或「非游離糖」(主要是水果、蔬菜和乳製品中的天然糖)。

世界各地公共健康機構建議限制游離糖的攝入,以減少體重增加和蛀牙的風險。例如,英國國家衛生服務(NHS)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的游離糖不超過30克(1盎司)。便於理解,30克相當於大約7塊方糖。

英國一項大型新研究研究了CVD與碳水化合物消耗品質而非數量之間的聯繫。

參與者使用線上24小時飲食評估工具監測206種食物和32種飲料的攝入量。碳水化合物根據類型和來源進行劃分。

碳水化合物的類型包括游離糖、非游離糖和纖維。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是精製穀物澱粉和全穀物澱粉。

研究人員從參與者身上採集血樣以測量血脂(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準,並對參與者進行多年監測以確定他們是否得了CVD。

結果表明,游離糖攝入與CVD總體上呈顯著正相關。更具體地說,與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呈正相關。攝入游離糖也會導致血脂(甘油三酯)水準升高。相反地,更高纖維攝入量可以降低CVD風險。

與既往研究一致,目前研究表明,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數量與CVD風險之間沒有關聯。相反,數據表明,CVD風險取決於消耗的碳水化合物類型,特別是游離糖的消耗。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