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愛丁堡,耳邊不時傳來風笛聲。街角巷尾常見穿著格子百摺短裙的男子,肩頭別條毯子,站在那裡專注地吹風笛。偶而也見到穿著同樣服飾的人,在彈奏手風琴。

風笛,手風琴,都是蘇格蘭傳統的樂器。蘇格蘭人至今仍喜愛著傳統服飾,彈奏古老的樂器,他們的戀舊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蘇格蘭歌舞純樸傳統

        民族舞蹈反應一個地區的文化,抵達愛丁堡的當晚,我們特意去觀賞蘇格蘭歌舞秀。這個秀的主題是:哈革斯之地(The address to Haggis) 。〈哈革斯之地〉是十八事紀中葉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做的一首詩,這首詩後來被譜成曲傳唱後世。彭斯在詩中歌頌哈格斯是布丁中的翹楚。蘇格蘭為了紀念詩人,定期舉辦彭斯晚宴,晚宴的活動包括以哈革斯為主菜的晚餐配蘇格蘭威士忌,並有歌舞表演助興。本以為只是看場尋常歌舞秀順便吃頓晚飯,沒想到誤打誤撞,真正體驗了一場蘇格蘭的文化表演。

        表演以蘇格蘭民歌拉開序幕,歌手穿著格子長褲,風笛手戴著蘇格蘭大絨帽穿著格子裙,吹吹唱唱,氣氛頗為歡樂。年輕的男女舞者,隨著樂聲舞上舞台。蘇格蘭的服飾非常純樸,不是格子上衣就是格子短裙,也沒佩帶華麗的飾物。舞蹈輕快自然,就像尋常土風舞,沒有什麼高難度的動作。許多民歌耳熟能詳,原來我們畢業時唱的驪歌就是蘇格蘭民謠。「驪歌初動 離情轆轆 驚惜韶光匆促」,驪歌聲中送走了青春少年。蘇格蘭人是在過年時唱這首歌,送走舊的一年,蘇格蘭的原詞乃是詩人彭斯所作的〈往日時光〉,由此可見彭斯的詩在蘇格蘭普及的程度。「你看春來了,柳絲裊娜草裙飄」原來這首我們小學時唱的歌,原曲也是蘇格蘭民謠,它的原詞是蘇格蘭的〈藍色風鈴草〉(The Bluebells of Scotland)。每首曲子都以風笛伴奏,間或有手風琴上場演奏。整場秀純樸古雅,就像古時的民俗慶典,大家歡樂自在的唱歌跳舞,一切都像是自然天成,平淡中自有韻味。

        表演中場,主持人特別介紹蘇格蘭傳統美食哈革斯布丁,他對這道傳統美食驕傲不已,並鼓勵大家只要喜歡,侍者隨時可加送一客,讓大家盡情享用。哈革斯布丁是將羊雜如心肝肺等剁碎加入燕麥洋蔥羊油,再加入鹽香料辣椒等調味後塞入洗淨的羊胃灌入高湯燉煮三小時,這時燕麥的澱粉與羊雜充分混合,形成黏稠如布丁狀。供食時把羊胃去掉配以薯泥,蔬菜等。今晚的彭斯宴,開胃前菜即是哈革斯,並依照傳統配威士忌喝。先生選了威士忌,我不慣飲烈酒,遂選了白葡萄酒,酒很淡談不上好喝。聽了主持人的介紹,才驚覺剛才下肚的兩道前菜都是哈革斯,知道了食材後回想起來剛吃過的黑布丁其實腥燥難吃,當然不敢再吃。還好主菜焗烤鮭魚味道還不錯,接著吃甜點冰淇淋,終於讓我不再覺得噁心。        

        至今哈革斯仍是蘇格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但如今大多改用香腸衣灌煮,已不大用羊胃。蘇格蘭天氣寒冷,耐冷的綿羊是他們最主要的蓄牧。羊毛製衣,羊肉供食,基本的穿衣吃飯都靠綿羊。古人愛惜食物,不忍將羊內臟丟棄,因此研製出哈革斯,蘇格蘭人至今以這道傳統美食為傲。我們的團友多是來自美國與加拿大的白人,平常都是大口吃肉的,何曾吃過內臟,知道了剛吃過的黑布丁的材料與作法,對捧著拖盤前來鼓勵我們多吃哈革斯的侍者大揮其手拒絕享用。我跟外子也不敢再吃,看著侍者們捧著拖盤乘興而來,敗興而去,心中頗覺不忍。然而時代在變,餐飲在進步,這種傳統食物已難再受大眾喜愛了。但蘇格蘭人不忘本的精神,仍然令人尊敬。    

圖文/典樂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