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晚上,到工研院(ITRI)於矽谷的會議室,參加玉山科技美西分會的”田長霖講座”,聽到了一位美國律師Robert Parker 先生分享他由1964年起,五十年來與臺灣的關係。特別是在當年中美斷交的歷史關鍵時刻,他以其道德勇氣與誠摯的情誼,協助臺灣開展新的機運,也豐富了他自己的人生。由他這麼一位特別的人物,配以許多照片和他娓娓親切的語調,讓我們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歷史課。

 

成長於德州的報業世家的他,從年輕起就熱愛飛行和國際關係。他1964年第一次到台灣玈遊時就喜歡上了那個地方。1976年,他由一個在華府成功的執業律師自願搬到台灣去發展,再度結起與台灣50年的公私情緣。在台灣工作,成家之外,也開始建立對中華文物與陶瓷的愛好。

 

1979年美國與台灣斷交後 ,駐台美軍預定在三個月之內撤離,美軍電台即將關閉,台北美國學校乃至美僑俱樂部都將無以為繼。那時新任台北美國商會會長的他毅然挺身而出,向當時的行政院孫運璿院長請求,而獲得支持美僑社區的需要。特別是克服許多困難而成立取代美軍電台的「台北國際社區電台」(ICRT),讓廣播順利轉移而不中斷。直到如今, ICRT 仍然是臺灣國際人士英語新聞與娛樂信息的重要來源。

 

雖然他不反對美國與中國大陸建立友好關係,但是卻認為美國對台灣除了在安全上的包證外,也應該對台灣盡道義上的責任。為此,他寫信給多位有影響力的國會議員,制止了國務院片面取消「美台航空運輸協議」的計畫。更進一步,為了保障台灣的安全,他前往華府作證,協助通過中美間的“台灣關係法”,成為多年來臺灣安定發展的基礎。後來看到當時台灣的“山寨”產品猖獗, 擔心台灣的國際型像,就在台北美國商會的同意下,召開記者會比較真貨與贗品,籍此幫助台灣走向尊重智慧產權的道路。

 

他在台灣執業幾近二十年,交到很多工商政界的好朋友,藍綠兩邊都有。李登輝當總統時,曾頒給他大綬景星勳章,是榮獲這項勳章中唯一平民身份的美國人。回到灣區定居後,先後從事創投及律師本行之外,重拾飛行的嗜好,並依然和臺灣政商界保持關係。

 

在那兩個多小時的述說和問答中,他一再提出個人和國家的發展,都和時間和地點的機運有關。因此他自己這五十年來由德州的一個小鎮,到臺灣而灣區的過程是很幸運的。同樣地,臺灣由二戰後的破敗中重生,到今天的繁華興盛,也要感謝很多機運,其中之一是中共。不但中共趕了好些人材和資本到臺灣,還延遲了大陸的發展,讓臺灣得以在科技和政経上遙遙領先。

 

聽了他的一番來自內心的述說,想起自己由1964年離開臺灣,近五十年來在美國的經歷,也要感謝上天給我的機運了。

文:蔡老師

2 Responses

    1. Cam

      Hello Dylan, 謝謝你的提醒。系統因為孫院長的“璿”而吃掉後面的字,我們更新編碼後就沒問題了。:)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