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志良的『浪費資源』說 到柯林頓的Bucket List

採訪 / 李梅 

第一次聽到”Bucket List”這個詞,是Jack Nickson和Morgan Freeman合作的電影『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二位患了癌症的老人在主治醫師宣告生命進入倒數時刻之後,決定利用剩餘的幾個月,一起結伴了卻心中未完成的願望。

這部溫馨的小品,讓我領悟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如果生命到了末期,我想怎麼過?「相信傳統的華人,也從未如此正面的思考過這個問題。」美華慈心關懷聯盟創辦人兼執行長,陳明慧說。成立4年多的美華慈心關懷聯盟,三個月前接受美國聯邦醫療保險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CMS)委託,與美國安寧療護基金會Hospice Foundation of America共同製作了一支專為在美華人深入剖析『安寧療護』的影片–『認識安寧療護-在美華人生命關懷篇』,預定自10月起上傳至全美各大醫療中心、教育機構和民間團體的官方網站上,供需要幫助的人上網點擊。 

安寧療護的『家』 

「許多人對安寧療護的知識非常模糊,更別說知道Medicare聯邦保險,承認這種服務而且給予cover。」陳明慧說,安寧療護是一種特別的關懷理念,病人可在自己認為是 ”家” 的地方接受安寧療護;這個 ”家” 可以是病人的住家、療養院、社區居家生活協助住所或是安寧療護院。「而且,安寧療護通常是在病人生命的最後六個月中,才能提供這項服務,即使病人的主治醫生認為安寧療護是最理想的選擇,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強迫病人接受安寧療護。」畢竟要能接受安寧療護的服務,就必須要能先接受死亡這個事實,對病人和家屬來說,都是一個痛苦與害怕的抉擇。

位於舊金山PAGE街上的『禪宗安寧療護Zen Hospice Project』就是一個禪味十足的安寧療護之”家”。「當人到了生命盡頭,不論多勇敢、堅強,通常還是會感到震驚、害怕,與家人永別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禪宗安寧療護給予病人的,就是盡其所能的支持、安慰他們,分享24年來各個病人面對死亡的故事和經驗,仁慈接納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平心靜氣地接受即將到來的另一個境界。」執行長Carlyle J. Coash,領著我進入他們的安寧療護病房,一面說明著禪宗安寧療護的經營理念。每個房間的設計都不一樣,但安詳、寧靜是共有的特色,環境氣氛自然流露出一股對將離去人的尊重。  

安寧療護團隊 

經過陳明慧的講解,了解到負責安寧療護服務工作組員,不是一、二位而是一個團隊,至少是7位組員:醫療主任、護士、居家助理、社工、義工,心靈輔導師及其他治療師(例如:諮商輔導員),同時,病人的主治醫生也是團隊的重要諮詢人員。禪宗安寧療護是一間安寧療護院,而Carlyle本身就是一位心靈輔導師。

造訪VA Palo Alto Health Care System的安寧緩和療護病房,安寧療護團隊的醫療主任,辛尚徹醫師說:「安寧緩和療護醫師和一般專科醫師最大不同是,我們治療的病人大多數是嚴重病患或是到了生命末期,因此我們注意的方向並不是如何”醫好”他的病,而是以醫學的角度來”照顧”病人、治療病人的症狀,這個治療除了繼續維持主治醫師給予的藥物,同時兼顧病人的身體與心靈是否安逸舒適,讓他舒服、不痛苦。」陳明慧也表示:「接受安寧療護服務雖然心裡早有準備,但生命結束畢竟是不可預測的。很多人以為病人接受療護的最長時限是六個月,其實是錯誤的。進入安寧療護之後,醫療保險會要求安寧療護,在固定的時間重新評估病人,只要醫生認為病人依然需要安寧療護,安寧療護可以無限制地延長。」 

Medicare 聯邦保險支付四種不同的安寧療護 

美國國會在1982年通過由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提供安寧療護給65歲以上病人、65歲以下的殘疾病人,包括任何年齡患有永久性腎功能衰竭而需要腎透析或腎移植病人的住院保險,而醫療保險通常會支付四種不同的安寧療護服務:

  •  
    1. 日常居家護理:在病人家中或住處提供的服務。
    2. 短期連續居家護理:當病人在醫療危急或臨終時,安寧療護人員在病人住處提供8到24小時的連續療護。
    3. 短期住院治療:居家病人發生急性或複雜病況而無法在家處理時,可得到的短期住院治療。
    4. 短期喘息療護: 為全天照顧病人的家屬們,提供一個喘息的機會。

陳明慧說:「大部分的人都不希望當生命走到盡頭,卻躺在急診室或加護病房之類的陌生環境裡,身邊沒有一個親人,還要獨自面對一群不認識的醫療人員。讓病人在親人的陪伴下,平靜安祥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就是『安寧緩和療護』服務的最終目的。」 

 快人快語的台灣衛生署長楊志良,一席癌末病人電擊、插管是浪費生命和醫療資源的說法,雖被嚴厲批評過於冷血,卻表達了另一個觀點:死要死的有尊嚴;而另一面柯林頓大方公佈他的Bucket List,表明餘生最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和未來的孫子玩樂。誰不是呢?摯親愛的人,永遠是我們自出生到死亡那一刻最希望守在身邊的人,如果人能在走之前,和摯親好友一起好好說說話、牽牽手或者抱一抱,相信閉上雙眼也會微笑的。

希望進一步了解安寧療護相關資訊或希望免費聯結『認識安寧療護-在美華人生命關懷篇』影片網址的單位,可上網www.caccc-usa.org 查詢或致電(408)332-5579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408)332-5579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及電郵 admin@caccc-usa.org 聯絡。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