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廿二日,在亞馬遜西雅圖總部當實驗室用,專供內部員工測試的亞馬遜首家無人便利商店Amazon Go,正式開放給公眾使用。它的運作原理很簡單,基本上可說是「傳感器監控」(sensorveillance)的7-11版,開啟一場便利店革命,只是被革掉的,可能是那些人情味濃厚的「柑仔店」(bodega)的命。

其實Amazon Go本質上比較像輕食店,供應三明治、沙拉、飲料等食品,與街角老爹老媽型雜貨店有所不同,但由谷歌前工程師所開的Bodega,威脅可就大了。它也是利用傳感器監控來整合雜貨店與自動販賣機,但卻只要一個五呎長,裝有監控攝影機的自動辨識儲物櫃,放些容易保存的零食乾貨等,可設在宿舍交誼廳、公司大廳、健身房等小區域公共場所。使用者利用手機的app登入,櫃門即自動解鎖,然後拿取所需商品,關上櫃門便完成購物。傳感器會辨識取拿的商品,再自動從app所連結的付款工具帳號扣款。

 

這個標榜讓全民當雜貨店老闆的初創事業,可以幫助大樓管理員、房東、員工或健身房老闆多筆收入,也方便在那裡的人,不必再為了一包洋芋片而跑到街角雜貨店。不過這舊金山起家,與Amazon Go同樣「拿了就走」革命性雜貨店,在去年九月中推出後,便引起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傳媒大篇幅報導,社群媒體更是討論熱烈,完全蓋過當時的川普總統與小火箭人話題。這個取名東岸街頭老爹老媽型雜貨店俗稱的新零售通路,一出場便拿下250萬的首輪創投資金,看好的也正是它會取代它的名字的「柑仔店」。

 

投資客看好,活生生的市井小民卻不苟同。在該公司的推特上宣佈這種新商店後,回推的人不計其數,很多人對他們鍾愛的街頭「柑仔店」可能會被消滅,憤怒到以F字頭的髒話回應,不過理性談這種革「柑仔店」命的新零售也不少,像紐約雜誌編輯Jessica Roy在推特上說:「我的bodega老闆是葉門移民,而bodega不僅讓他們可在紐約生活,還讓他們可以匯錢回家。」署名mrb@mrb_bk寫道:「兩個前谷歌人要把整個世界都搞成像初創辦公室,但他們可能完全不曾去過一家真正的柑仔店。」所以人情味是捍衛「柑仔店」的大纛,紐約州西語裔聯合商會主席Frank Garcia推道:「真正的柑仔店是關於一個社區內的人際關係,有一個你認識的人向你問候,然後做個你喜歡的三明治。」他的推文得到很多人的贊同。

 

當然也有人認同這項事業,像署名Morgan Jerkins的推客就寫道:「親愛的柑仔店貓們,現在是開始這項革命的時候了。」也有人喜歡這樣的說法,只不過好像不是推文主流。在強大的社群壓力下,創辦人之一的Paul McDonald在公司部落格上對他們的「名字」公開道歉,說他們的名字確實存在挪用嫌疑,然後提到他們很顯然沒有問對人問對事,呼應了mrb所說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初創寶寶。至於大家最關心的是否會消滅真正的「柑仔店」問題,他則斬釘截鐵地說道:「絕對不會!挑戰街頭雜貨店不是,也不曾是我們的目標。」他也承認,「柑仔店」除了賣東西外,還賣人情,那正是他們的自動化零售店所沒有的部分。

 

不過對於他們的事業前景他則是看好,要把這種新零售帶到目前沒有零售的地方,所以與其說是奪走老爹老媽的工作,不如說是創造其他人新工作的機會。事實上,Bodega的野心確實很大,去年剛推出的時候,只在以灣區為主的西岸設五十櫃,今年目標則要全國一千櫃,終極目標是全美十萬櫃,達到「離你一百呎內就有一櫃」的目標。嚐到甜頭的亞馬遜,據Recode二月底的一篇報導說,亞馬遜打算今年內再開六家Amazon Go。在所謂的「拿了就走科技」(Just Walk Out Technology)革命潮流下,上有Amazon Go下有Bodega,夾在中間的「柑仔店」求生存可真不容易。

 

無人商店不但革命還似乎是趨勢,也很早便從事無人商店開發的日本,專家從人口結構看見了這點。《產經新聞》評論委員,也是位人口研究專家的河合雅司新書《未來年表》提到,隨著勞動人口減少、結構高齡化影響,處處有24小時有人幫你服務的便利商店的無休社會將不可能,盡快學習接受像歐美的「不方便」社會,是迎接未來的當務之急。當勞動力不足,「傳感器監控」的無人商店確實可補「不方便」這一塊,這也正是日本為何成為自動販賣機大國的原因。只是在老爹老媽還有勞動力的情況下,放他們一條生路吧,至少放人情一條生路吧,相信 McDonald也這麼認為。

 

記者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