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的一個星期天,一名79歲男子獨自在Marin縣一條山間小徑上徒步行走。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他去抓一條響尾蛇,反被那條蛇咬了三口。所幸的是,有兩位騎車登山的青年人路過,見狀立即報警。兩名消防隊員沿着土路趕到現場,發現那男子雙手的傷口紅腫和刺痛,從下巴到脖子都有麻木感。考慮到他年事已高,病情不斷惡化,決定呼叫空中救護車將他送往Walnut Creek的John Muir醫療中心。這名男子經注射抗蛇毒血清以後病情穩定。急救人員說,估計咬人的是一條塔瑪佩斯山響尾蛇(Mount Tamalpais rattlesnake),長度不足1英尺,是一條幼蛇。然而,響尾蛇一旦孵化就帶有毒液,而且幼蛇比成年響尾蛇毒性更強更危險,因為幼蛇在咬人的時候會將毒液全部排出去,而成年蛇一次只會釋放少量的毒液,而且有大約25%是所謂的“干咬(dry bite)”,只有咬傷,沒有蛇毒排出。

加州毒物控制中心(California Poison Control Center)說,被響尾蛇咬傷的事件大多數發生在4月到10月之間,全加州每年大約有300例,其中因救治不及時而死亡的有一至二例。被響尾蛇咬傷的癥狀很明顯,幾分鐘內就會出現包括咬傷部位的極度疼痛和紅腫、不停地出血等。幾小時後開始出現噁心、口腔和咽喉紅腫,致使呼吸困難。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會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該機構向加州居民發出警告,在徒步旅行或野營時要留心避開響尾蛇。

舊金山灣區連續兩年冬季多雨,引發成群的田鼠,也使以田鼠為食的蛇類大量繁殖,被響尾蛇咬傷的事件明顯增加。去年5月,Santa Clara一名47歲男子和家人一起到Fremont的Mission Peak區域保護區徒步旅行。登上山頂以後,他坐下來休息一下,恰好把手按在一條響尾蛇上……他的家人撥打了911,雖然最初遇到了語言障礙,但最終還是成功報了警。該男子被迅速空運到醫院,救治脫險。警方說,這個男子是很幸運的,因為他在Mission Peak頂峰被響尾蛇咬傷的位置就可以看到Fremont Hospital樓頂上的直升機停機坪,大約3分鐘就飛到了。

響尾蛇是灣區唯一的毒蛇,長有扁平的三角形的頭,成年以後在尾巴末端長出會發出咔嗒咔嗒聲音的鱗片。響尾蛇通常不會主動進攻,而且會盡量躲避人類,只有在感覺受到威脅時才會咬人。大多數的咬傷發生在不小心踩到響尾蛇的時候。為了儘可能躲開響尾蛇,我們需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響尾蛇喜歡溫暖的地方,天氣開始變暖,蛇就會從洞穴中出來曬太陽和覓食。響尾蛇在日落時分最活躍,它們會出現在野外的空地上,甚至可能會到靠近田野或公園的居民院落里找食物或水。

如果你打算在戶外活動的話,建議穿長褲和高筒靴,走路的時候儘可能避開高高的雜草。響尾蛇沒有聽覺,但對振動非常敏感,所以能感覺到你的步伐,但是人們常說的“打草驚蛇”對響尾蛇沒有什麼作用。千萬不要把手伸到洞里、石頭下或者灌木叢中。帶孩子到有蛇出沒的地方尤其要小心監護。響尾蛇的標誌性聲音很像煎培根的吱吱聲。但是要記住,響尾蛇並不總是發出響聲,所以有響尾蛇在你旁邊都可能會覺察不到。如果碰到響尾蛇,要繞着它走一個大圈走到它的反方向來躲開它。一般來說,響尾蛇在進攻之前會捲曲和搖尾巴發出聲響,其攻擊範圍基本上等於它的身長,所以要和它保持足夠的距離。

如果有人不幸被響尾蛇咬傷,要以最快速度送醫。特別是發現傷口紅腫變色以及頭暈、呼吸困難、視力模糊和身體的其它部位刺痛的時候,幾乎可以確定是被響尾蛇咬傷,需立即撥打911尋求緊急醫療幫助。在醫療幫助到達之前,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奔跑;讓傷口自由流血一分鐘左右,以幫助排出一些毒液(需要留取一些毒液以幫助醫生確定是什麼類型的蛇);不要試圖切開傷口;不要用嘴吸出毒液,以免吸入蛇毒和細菌(如果急救箱里有蛇咬吸力裝置,可以使用);不要用冰敷也不要使用繃帶或止血帶,因為對傷口有害無益;可以用肥皂和水輕輕地清洗傷口;去除戒指、手錶或會影響到紅腫的傷口的任何東西;如果可能的話,讓受傷部位處在低於心臟的位置,並且儘可能保持不動。

幾年前,南加州Monterey縣的一位父親帶着他的小女孩到Garland Park去玩耍。小女孩在雜草叢裡的一堆岩石上爬來爬去,被一條響尾蛇咬了。那位父親試圖辨認出那是一條什麼蛇,就把手伸進那個黑洞里。其結果當然是他也被咬了……這個聽起來像是黑色笑話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這世界上真的有大智若愚的人;第二,如果真的被響尾蛇咬了就既不好笑,也不好玩了。

 

記者 湯毅堅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