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保留」的馬林縣

到金山觀光的遊客幾乎都知道,欣賞金門大橋的最佳景點是馬林縣(Marin County)的Battery Spencer,除非你是秘境開發者,否則從這裡拍的金門大橋,可出現在九成以上的宣傳影像或印刷物上,因為由這取景構圖,一橋一市盡收一鏡,可謂完美,雖然也普遍到有點俗套。這座從十九世紀服役到二戰中期的岸砲陣地,頗像是馬林縣的寫照,以非常「保留」的態度,隔灣冷看矽谷火熱的經濟噴發。

 

冷看一大原因是與金山灣大都會區,僅靠金門與 Richmond–San Rafael兩座大橋分別與金山及屋崙相連,沒有捷運或鐵路向南向東連接,和灣區蛋黃帶交通靠的還是最古老的過橋與搭船,頗有大隱隱於市之感。但別以為隱士就很窮,住的就很破,馬林縣多個人口統計指標可是名列全國前茅的,如收入與房價。

 

人口普查局上次所做的《2009-2013五年期美國社區調研》中,馬林縣以人均收入$56,791,居全國三千多個縣等級自治體第四,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因為足足比加州第二的金山縣高出十名,也是加州唯一與大家所熟知的有錢州紐約及維吉尼亞擠身在前十的縣,而且扣除一百多萬人的紐約縣和維州Fairfax縣,以及人口少得誇張的德州Borden、維州的Falls Church City等,拿十幾萬到三十萬之間的合理稀疏縣市相比,只比維州的Arlington差,而該縣可是華府都會區第二大縣,可謂聯邦菁英薈萃之所在,而馬林縣多的是山明水秀,當然也就可能少不了地靈人傑。

 

無論人均或家庭收入馬林縣都表現亮眼,而房價也同樣讓人掉出眼珠來,如果灣區房價已居全國榜首地位,馬林縣的房價幾乎可謂榜首中的榜眼。在Trulia五月初的平均掛牌價184萬多,僅次灣區的聖馬刁縣與南加的聖塔巴巴拉縣而居全州第三,比金山縣還高一名多二十萬左右,雖然成交價可能會被砍一半,但還是次於金山與聖馬刁居第三高,可說是灣區的富裕天堂,而這個天堂又住著那些人呢?

 

人口結構又是打破灣區印象的一大特徵,人口普查局的2015年資料顯示,該縣26萬多人口中,71.9%是非拉美裔白人,矽谷常見的亞裔在該縣只占6.2%。2011年從紐約搬到San Rafael的Henry Ma,將他的女兒送去當地學校後,才赫然發現全校72人中,只有他女兒一人是亞裔,他感到不可思議,也顛覆了他對灣區種族多元性的印象,他說:「灣區不是全國種族最多元的地區之一嗎?怎麼灣區的馬林縣卻是最不多元的地方呢?」

 

他的質疑相信連多數矽谷亞裔也要瞠目結舌,統稱矽谷的幾個縣在同年普查中,亞裔人口在金山占35.5%、聖馬刁占28.3%、聖塔克拉拉占35.6%、阿拉米達占29.5%,幾乎路上三人中就有一位是亞裔,而且與非拉美裔白人組合起來,差不多就是矽谷的全部人口,所以相對於馬林縣的6.2%,當然引起Ma的大哉問。不過,更驚奇的是,這6.2%可也已經成為該縣第三大族裔了。

 

馬林縣的人口族裔演變史與加州多數縣差不多,最早一定都是印地安原住民,住在馬林縣的是Coast Miwok 印地安人。接下來就是西班牙人佔領殖民,後來美國白人收回並拓墾,然後移入許多非裔人來做工,人手不足時再從中國大陸找華工,加州稍有點「歷史」的縣市都差不多這樣演進的,但為何馬林縣會變得那麼白呢?有一個最普遍的猜測:缺乏大眾交通工具。該縣第二大族裔且是主要低收入戶的拉美裔白人,大多住在San Rafael,他們多數表示會選擇住在該市,最大原因就是那裡有馬林縣唯一的大眾運輸系統,所以交通不便因素,反倒幫忙「保留」了經濟較好的白人。

 

另外一個猜測是風景太美了,從1896年就有個機構叫Mount Tamalpais Scenic Railway,用觀光火車將從東岸與歐洲來的有錢白人載到Mount Tamalpais的度假村,那個山頂是欣賞整個灣區最美的點。這個機構除了有生意頭腦,還富有環保心,希望讓這些有錢人看了美景後,能贊助保留這塊退守到太平洋濱的美國伊甸園,事實上也奏效了。如今馬林縣八成以上土地屬農業用地或保留地,是灣區保留比例最高的縣,因此造成房地產可開發的地很少,房屋成本自然高。

 

馬林縣農業用地多,若因此就認為那裡的白人是晴耕雨讀的富裕農戶,那也錯了。按人口普查局最新的2016年社區調查資料,全縣登記農民才426人,比警察檢察官等執法人員還少一倍。管理、自營、科學與藝術類工作者占勞動人口的六成,有一成勞動人口是在家工作,比例是全美平均的兩倍餘。環境好、收入高、步調隨我調,馬林縣相較生活緊張到隨時會崩掉的矽谷,豈不是處保留到令人稱羨的天堂呢?

 

記者 /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