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很近 合法很遠

立法的腳步永遠趕不上賺外快經濟的發展速度,這回輪到食品安全法規要傷腦筋了,因為一種挺溫馨又有媽媽味道的商業模式在灣區誕生,提供忙碌、不想煮飯或吃膩了外賣快餐甚至冷凍食品的家庭,一個可以吃得像在家吃一樣的機會。

 

“Eat like family”是家庭料理仲介平台Josephine的口號,簡單說,就是透過他們的平台,將社區的家庭料理賣給喜歡的人,看起來很簡單也很平常,可謂另種「小確幸」,但做起來卻是個「大不幸」,因為衝擊到現行加州法律。州公共衛生部制定的《加州零售食品法》(California Retail Food Code),為零售食品業者訂定了一套衛生安全標準,並要求各地方衛生機關依此法執行。而現行法中「食品設施」的定義,是指在零售層次上,儲藏、準備、包裝、服務、銷售或以其它方式供人消費的食品操作,卻沒有將私人住宅定義進去,包括登記及獲准的家庭廚房。

 

雖然加州自2013年就有了《家庭廚房法》(Cottage Food Operation),但這看似造福市井小民的良法卻為德不卒,只開放乾果、餅乾、麵包、果醬與烤咖啡豆之類,官方所稱低公共衛生風險的產品販賣,對於蔬菜肉類乳製品等料理仍未列入開放明細中,官方說法是,個別的自家廚房可能有些條件不符合標準,如冷藏環境不完善等,因此有細菌孳生的公衛疑慮而不開放,此法對會煮出一手好菜的婆婆媽媽們還是白搭,看來只裨益到當初推動此法的Mark Stambler等家庭麵包達人。

 

是為德不卒還是立法從嚴已不可考,但確定的是它與《加州零售食品法》落後賺外快經濟腳步許多。在Josephine接家庭廚師工作的伯克萊人Traci Siegel煮出一手好菜,她選擇這個平台當職業大廚的試金石。要登錄該平台當廚師接案人,不是只要熱愛烹飪即可,還必須完成州的食物料理員(Food Handler)食物安全訓練課程,有了結訓證書後才可將菜上架,公司也有公衛背景的員工,做登錄廚師的定期檢查。但Siegel做沒多久,就與平台的其他一些廚師收到地方衛生單位發出的停終(cease-and-desist)信,因為在議員們推動AB 626修法完成前,她們都違反了現行的《加州零售食品法》或《家庭廚房法》。

 

這裡便有修法需求,目前於Josephine登錄廚師的人,85%是女性,35%是新移民,約四成的家庭年收在四萬五以下,她們通常沒有足夠知識才能進矽谷大公司當科技新貴,拿手的就是煮些好菜,所以很需要這個發揮專長賺外快的機會。Josephine的共同創辦人Matt Jorgensen說:「我們很多廚師真的只想多賺個一萬塊來打平開銷,而對他們來說,煮飯是最有效的賺錢方式。」

 

這樣的需求讓D-Coachella的州眾議員Eduardo Garcia聽到,積極在議會推動AB 626《加州零售食品法》修正,將小微企業型家庭廚房納入「食品設施」之列,並定義這樣的食品設施經營是「在一個私人住宅內由一位居民進行的,當符合特定條件後,從那裡調理出來的食品可供消費。」

 

已通過眾議院衛生委員會的該法修正案,對賺外快的經營模式做了嚴格規範,例如家庭廚房經營不能有超過一名的全職食物僱員,但不包括家庭成員;除非地方執法機關有不同規定,餐點數量則不得超過每天三十份或每週六十份,每年總銷售額不得超過五萬元。另外在食品安全部分,則增加了食材必須在同一天內準備與烹飪,然後無論是客戶自己取拿,或透過保存設備在安全時間內送達,食物必須在當天食用完畢。Garcia議員表示,該法修正案是要讓食品銷售更容易走出用這種模式經營的廚師的家,她說:「因為現行法規障礙,這種經營模式都還在偷偷摸摸地。」

 

但是公共衛生官員對此法還是充滿疑慮,因為開放此經營模式,無疑是在增加人們因準備不當而得到食源性疾病的機會。在衛生委員會討論此案時,環境衛生專家Cynthia Bartus表示,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她引用了發生於去年11月Antioch一個教會舉辦的感恩節聚餐案例,就因為那些食物當時是在家庭廚房準備,導致三死廿二病的嚴重食源性疾病事件發生。

 

把這種賺外快地下經濟檯面化,並顧及社會大眾衛生安全,相信是立法者與監管者的使命與職責,畢竟如Josephine所言,這是讓弱勢族群多點收入的一個機會,尤其很多人是全職雙親,即使有好手藝,為了照顧家庭,也沒有辦法到餐廳去長時間工作,更何況不少是英語不行的新移民,以及養老金不夠活的退休人士。已不在Josephine登記當廚師,立志要更上層樓當職業廚師的Siegel說:「對很多人來說,這真的是個人生轉捩點。」

 

記者 /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