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白目 人人都可能的鍵盤憤青

「網路白目」(Internet Troll,維基百科中文版說法),一個老早就存在的網路現象,只是近來頗受各方重視並引起學術界興趣。大家都知道方便又隨便的網路世界,往往充斥「慷慨激昂」的各種貼文,過去以為那都是一些反社會的少數「憤青」所為,不過史丹佛與康乃爾大學學者做的一份研究顯示,正常人在心情、時間與討論環境誘發下,發起瘋來不下於那些「憤青」,所以當再怎麼普通的人網路發言都會瘋的時候,網路科技是否已走到需要「虛心檢討」的時候呢?

 

雖然維基百科認為中文版名稱的中立性有問題,但先這樣將就叫吧。這個網路俚語按英文版的定義,是指那種靠狡辯或擾亂來引起網路騷動的人,通常在新聞群組、論壇、聊天室、部落格與社群網站等言論場所發布煽動性、不相關或離題的訊息,目的在激起讀者情緒反應,或攪亂正常題目的討論,只為了「白目」自己爽。

 

由這兩所大學共同研究的《任何人都可能變成白目:網路討論白目行為的原因》(Anyone Can Become a Troll: Causes of Trolling Behavior in Online Discussions),設定兩種反社會的原因當引發機制:個人的心情與討論的周遭環境,然後找六百多位非職業白目(即非被一些社群網站封鎖帳號的憤青)的美國居民,男女比6:4,平均年齡34.2歲,在不告知目的的前提下做有酬實驗。結果發現,心情不好與看見別人的白目貼文都會增加受測者也白目的可能,且如果這兩大反社會機制一起作用,白目可能性加倍。例如心情好下看正面貼文的人,變白目的比例為35%,語文探索與字詞計算(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分析出來的負面影響比為1.1%,而心情差又看負面貼文的人,變白目者就高達68%,負面影響比達2.9%。

 

這項白目行為的預測模型研究顯示,心情與討論內容結合起來,可比一個人的白目史更好解釋其白目行為,且在誘發條件夠的情況下,普通人也會很白目,所以報告共同作者的史丹佛電腦科學教授Michael Bernstein說:「這不是某個白癡坐在另張鍵盤前,而是像你我一樣的某人,剛好過著很不好的一天。」

 

另外,一天與一週的時間點也會影響白目行為。研究者利用CNN的兩千六百多萬份網民貼文,分析他們的發表時間點,發現被噓與被檢舉的貼文,在深夜與一週的開始最多,也就是通常會讓人產生不爽(grouchy)心情的時段。最後他們還發現,白目行為如滾雪球,別人的白目會讓你我更白目,也就是在討論中的前一篇貼文標記狀態,會是下一篇貼文如何被標記的最強預測器,反而用戶ID與歷史,預測作用較小。

 

最後雪崩掉討論的往往是一些職業白目者的傑作,另位作者,史丹佛電腦助理教授Jure Leskovec稱之為「負面螺旋」(spiral of negativity)。他解釋道:「只要某個人起床有氣,就能點燃火苗,然後透過討論上下文和投票,這些火苗就可以螺旋出一連串壞行為。」

 

很明顯的,這份研究頗有針對這半年多來,大家才突然意識到的網路白目是多麼可怕,也在提醒一些社群網站必須對此做些防範。廣受歡迎的網站也不是沒注意到,也並非沒「虛心檢討」來防止這些白目毀了網路的言論自由世界,像總統最愛用的推特(Twitter),二月初就推出三箭來補強以前的消級作法,分別是阻止新濫用帳號創建、提供更安全的搜尋結果及撤掉潛在的濫用或低級推文。他們發現,在一些受歡迎的推特帳號裡,會有一堆沒有價值的回文,這在2016總統大選時特別明顯。為遏制這種白目現象,推特將火力瞄準在「只為了濫用或騷擾他人」而創建的帳號,並防止他們再建新帳號。

 

推特的技術副總Ed Ho義正詞嚴地說:「我們站在言論自由和人們可以看到任何議題各個面向的這一邊,所以當濫用和騷擾讓這些聲音窒息或沈默時,我們絕不容忍。」三月初推特又推出最困難但最有用的主動查報示警的防濫用措施,即在用戶通報前就可辨識濫用行為,並馬上採取行動降低其曝光機會。根據Ed Ho的說法,如果服務的計算法則檢測到濫用,它就會採取一些措施來減少這些推文被可能閱讀到和其危害,包括限制騷擾者的帳號一段時間。

 

其實推特很早就注意到網路白目方面的問題,但防範得很辛苦,因為會做出白目行為的人早已不是我們以為的少數憤青,而可能是你我,甚至是總統,如同Bernstein所說:「當我看到這種行為時,第一直覺就是『這鐵定是別人』,而這份研究最重要的產出則告訴我們:『這不是那些人,而是我們自己。』」難怪有些公司會視推文為新「自然災害」,開始找危機處理專家與買保險了。

 

記者 /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