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多月的練習,我們這個兩年前才成立,有近百位華人的合唱團隊,在史坦福大學蔡金冬教授帶領下,於上週末參加了兩場慶祝中國新年的交響音樂會。由蔡教授特別熱忱的教導中,我們不但學會了好些來自上海的旋律(圖一),也在那澎拜的歌聲裡,再度找到了我們的中國心。

做為蔡教授每年春節在史大所主持的泛亞音樂節的節目,今年我們欣賞到一些中國最早的交響音樂作品,包括黃自1929年作的“懷舊”和1932年作的“思鄉”;1959年何占豪等在上海首演的梁祝小提琴拹奏曲;2001年楊乃林等新編歷史京劇“大唐貴妃”的主題曲;2012年李叔同和葉小綱作的“悲欣之歌”中的“津門清明”;2014年葉國輝,根據王羲之的“蘭亭序”等,為女高音和交響樂作的“曲水流觴”以及選自1859年的西洋歌劇“浮士德”中的“妳是假裝入夢鄉”等名曲。
我們合唱的曲子是上海京劇院原創,然後在文革期間成為樣板戲之一,於1967年在上海交響樂團首演的“智取威虎山”。蔡教授只選了全曲中的“乘勝追擊”,”迎來春色換人間“和“勝利會師”等三段來教我們唱。其他曲目是由國內專程來的幾位名家-京劇老生傅希如,青衣丁泓,低男中音沈洋,和本地的名女高音高曼華等擔綱。表演梁祝小提琴拹奏曲的是上海音樂學院來的年輕名家張潤崯。
為了這個表演,蔡教授化了很多晚上和週末的時間在一個學校的大禮堂裡(圖二)教導我們如何唱這種樣板戲的交響樂曲。此外,我們合唱團裡的義工“領導”們也化了很多心血來準備資料和幫助我們這些沒有音樂專業,也不再年輕的歌友們。好在大部份的人都是喜愛唱歌,也曾經在一起經歷過“歲月甘泉”的學習過程,所以大家能維持著這份熱忱。
週五下午,大家聚集在史大的音樂廳裡同交響樂團再練習了幾次,再由蔡教授親自到後台指點後,於當晚登台表演(圖三),並首次欣賞到那幾位名家的歌聲和台風。休息一天後,週日中午先同萬年青的歌友們到南灣華僑文教中心,參加北加州中華耆英聯合會舉辦的新春聯歡餐會,並登台唱了兩首老歌“我的中國心”和“台北的天空”(圖四)。然後在雨中趕到在南灣一所社區大學的表演廳裡,再度合唱這支樣板戲的曲子。也許我們都更加熟悉這套歌曲和交響樂團的節奏,所以大家可以更注意蔡教授的指揮,一起發揮上山打虎的勇氣。在演出後的合影之外(圖五),大家又紛紛同那幾位歌唱名家,尤其那位帶領我們殺上威虎山的青年京戲演員傅希如合影(圖六)。
如果說兩年前我由這些歌友和蔡教授那兒學到了“歲月甘泉”裡那克服萬難的知青精神。如今我又體會到,雖然我已經身在它鄉半個多世紀,我依然擁有一份澎拜的中國心。
文/蔡老師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