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一次灣區大地震作好準備

這幾天最大的國際新聞,是造成至少7000人死亡的尼泊爾7.8級大地震。灣區華人對地震更是感同身受:舊金山每年都紀念1906年的大地震,還有1989年造成63人死亡的6.9級大地震。那次地震,海灣大橋東端震斷,於是才有現在的新橋。

1999年2415人死亡的台灣921大地震;2008年6萬9,000多人死亡的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乃至1976年發生、死亡24萬人的中國唐山大地震,都還是許多人心中難以消弭的陰影。

其實尼泊爾地震「距離」我們也很近,正在喜馬拉雅山登山的Google高層主管、33歲的Dan Fredinburg和桑尼維爾48歲居民Vinh Truong,都在地震引發的山崩中遇難。灣區有大約兩萬名尼泊爾移民,他們中有很多人的親友都是地震災民。

人溺己溺,人饑己饑。921地震,灣區捐款超過一千萬美元,包括舊金山市政府的25萬元;汶川地震,灣區捐款至少300 萬元。此次尼泊爾地震,慈濟和北加州中國音樂教師協會都立即發動募捐。

灣區因距今僅26年的1989年大地震,對震後重建有較多的經驗。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當時的舊金山市長紐森(Gavin Newsom)委派時任市府行政官、現任市長李孟賢,前往汶川了解在震後重建方面,舊金山可以提供甚麼幫助。李孟賢回來後,也邀集多位專家為汶川重建獻計獻策。尼泊爾震後重建,灣區應該也可提供協助。

對灣區居民來說,尼泊爾地震最重要的意義是,提醒我們為極可能發生的大地震作好準備。據美國地震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3 月初公佈的調查報告,未來30年,灣區發生相當於1989年震級的大地震機率達72%;發生七級以上地震的機率達50%。

5月27日將放映描述灣區大地震的災難片San Andreas。San Andreas的名字來自與灣區Millbrae以及San Bruno接壤的一個小湖,1895年在這裡發現地質斷層,後來發現這個斷層一直延伸到南加州,長逾800英里。灣區還有Hayward和Calaveras 等斷層。

災難電影的畫面比較戲劇化,但1989年大地震時,海灣大橋斷裂、東灣1.6 英里長的Cypress 高速公路整體塌陷、舊金山Marin地區房塌大火的可怕畫面,仍在許多人記憶中。

如何為地震作準備?紅十字會網站上有Emergency Preparedness網頁;舊金山市政府設立的網站www.72hours.org專門提供地震準備的資訊。網站為何稱72小時?如果發生大地震,可能72小時內無人來救援,一切要靠自救。

萬一灣區再發生大地震,祝每個人都安全渡過。

作者/劉暢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