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四年前搬來矽谷,幫忙照顧孫輩後,就常到市中心的老人中心用午餐。在這個由政府補助的老人中心,除了週末,他們每天供應適合老年人的營養午餐。為了鼓勵孤獨的老人們參加這種午餐和其他的社交活動,他們建議每個人只要捐獻成本費的三分之一為餐費。幾年來,在這結交老年朋友和分享生活點滴的場合裡,看到很多老去的身影,也深深地體會到生命無常的真諦。

幾年前,常出現的幾位談得來的華裔耆老都幾乎同我一樣是多年前由大陸遷台,再由台灣移民來美的。其中年紀最長,住在附近一所老人公寓的賀老夫婦,幾乎每天都在一位他們的孩子陪同下來參加。後來,等賀老太太行動不便後,又加了一位華人護理。每天午飯時,看他們那已經為人父母的孩子親手喂賀老太太吃飯的樣子,不禁令人為這份親情感動不已。去年年底,中心餐廳休息了幾天後,就沒有再看到他們。過了兩,三個禮拜,當賀老先生再度在他們常用的位子上出現時,才知道賀老太已經因病謝世。

幾年來,在其他老年朋友中,也看到過幾次類似這樣的變動。通常在某個固定位子上用餐的一位老太太突然好久不見,然後就在公告欄上看到追悼會的通知,或者只是一份報紙上剪下來的生平等。雖然同她們沒有深交,不瞭解她們的家庭和身世,但是看著同席的老朋友們慢慢地由步行,到用拐杖,再到乘輪椅,一直到謝世,依然令人不免有一份惺惺相惜的傷感。

不久前看到一份台灣中台禪寺以“站在無常邊緣”為主題的刊物,提醒我們要記得那句俗語“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天災地震,親友驟逝,甚至遷流不停的念頭等都是無常。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活在生滅當中,都站在無常邊緣。以無常為常,就是苦的根本。所以我們要學會面對無常,在變化的無常中,找到真實和自己的平安。

就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是無常,植物的幼苗如何能長成大樹,我們凡夫如何能超凡入聖。所以由於無常,所有的一切才可能發生,生命才得以展現它豐富多采的面貌。所以無常是消極者心中的無奈,也是積極者眼中的機會。如果我們能體會到無常的真意,痛苦和悲傷將化成樂天知命的態度,不會再浪費心力在無意義的人我是非的爭執上,反而更加珍惜每一個與人相處的當下。

坐在老人中心的餐廳裡,看著一個又一個老去的身影,學會了如何面對無常的生命。也由在華府寫專欄“華府春秋”和“華府人物“幾十年的文壇老友吳崇蘭大姐的近作“熄燈號”裡學到如何抬頭起步,告別過往。

但願我們都能像徐志摩那樣俏俏的來,也悄悄的走,不帶走一片雲彩!

文/    蔡老師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